1、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2、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3、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8、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0、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1、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13、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1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5、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16、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17、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2、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3、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5、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6、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27、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甲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乙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来验证_____;
(3)丙实验对比两支试管的现象可知,铁生锈与_____有关;
(4)丁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8、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选用的试剂为 .
29、实验一:将80g某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实验二: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物质。
已知: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A.溶质质量:a=b=c
B.溶剂质量:a<b=c
C.溶质质量分数:a<b=c
D.a、b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
30、小童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地画了一幅卡通画,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如图所示: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小童要用其它方法验证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溶液和_____溶液。
31、水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过大或者病菌过多时,通常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2)饭后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使食盐晶体析出?
3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电子数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因为含碳量不同
D.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 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现象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__________,由此推断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没有___________。
35、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物.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1)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 (写任意两个方面的原因).
(3)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只要加 就可以区别,将该净水转化为纯水的方法是将净水进行
(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36、“嫦娥四号”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丰富的He-3,图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
(1)①②③④⑤中共有______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2)核聚变过程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37、小聪同学预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50g,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
(2)小聪同学配制溶液时操作不当,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9%,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一点)______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反应进行后,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选择的装置是______,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装置B的橡皮塞连接一个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的液体量
C.若将点燃的硫伸入氧气中燃烧,可以观察到淡蓝色的火焰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会增加所产生的氧气量
(4)某同学打算将图C(其中酒精灯可根据需要选用)与如图相连,用实验室方法制取气体,运用现有知识推断,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H2
B.O2
C.CO2
D.NH3
39、最近科学家研究确认,一些零食特别是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回答:
(1)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40、化学知识与应用
(1)家里的铝制炊具不能用钢刷擦洗,原因是_____。
(2)烧碱溶液容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发令枪使用红磷做枪弹,其化学原理用方程式表示:_____。
(4)《梦溪笔谈》记载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化学原理用方程式表示:_____。
(5)碳化钙(CaC2)是野外工作常常携带的“燃料”。将碳化钙小心放入水中,即产生一种可燃气体乙炔(C2H2)。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