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 )
A.分配的任务
B.法律的规定
C.公民的身份
D.职业的要求
2、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俗语和名句,警示我们( )
A.沾染不良习气,必定走向犯罪的道路
B.不以恶小而为之,杜绝不良行为
C.防微杜渐,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D.不良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2022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台办发言人受权宣布对列入清单的一批“台独”顽固分子等人员实施制裁。一段时期以来,少数“台独”顽固分子为一己之私,极力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蓄意挑动两岸对立,肆意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台独”分裂活动危害我国核心利益,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②制裁“台独”顽固分子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举措
③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公民可采取一切形式与行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左右的未成年犯表示受过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警示青少年( )
A.注意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警惕
B.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犯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D.要加强立法,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7、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水法加强了检查力度。下侧法律条文告诉我们( )
第六十八条 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A.规则都要靠强制力运行
B.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D.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法治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学生( )
①积极了解法律程序规定②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③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④充分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成功的途径有千万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下列选项与这两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相符合的是( )
①独木难成林②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一定能成功
③一花不成春④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的方式,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水平,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两项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经政协提案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④养成了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是( )
A.一般违法行为,赔礼道歉
B.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处罚
C.一般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D.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分
1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13、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给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态带来了深刻改变。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这体现了( )
A.网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我国网络创新应用领先世界
D.我国经济已经实现高质量发展
14、2017年,宁波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游客张某死亡。3米高的外围墙、细密的铁丝网、3米高的内围墙,3道就在眼前的防护墙和安全警示标识,始终没有挡住张某的脚步,这一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要( )
A.规则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B.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维护规则,并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5、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下列同学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①上网和同学聊天时,注意用语文明,不发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
②利用网络帮助好朋友找回丢失的物品,帮要去旅行的爸爸妈妈网上订机票和酒店
③看到朋友圈里只需要发住址和电话就能免费领礼物的消息,赶快转发。
④青少年面对网上信息要理智判断,谨慎从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简称《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体育法》除了关注全民健康,对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且体育课不得被占用),这是自1995年《体育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进行修订。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规则可以随意更改
B.规则应该与时俱进
C.规则应该一成不变
D.更改规则不影响生活
17、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诗句不能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8、八年级学生小林在演讲提纲中写道:“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任何妄想利用台湾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图谋都绝不会得逞,必将遭到坚决回击和有力反制。”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
A.积极奉献社会
B.尊重自由平等
C.追求民主价值
D.维护国家利益
19、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经过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他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
A.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B.未成年人要远离一切网络活动
C.增强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20、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告诉学生,“非传统安全”是指政治、军事、国土安全之外的国家安全。下列属于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的是( )
A.海关查扣了李女士从境外购买回国的水果
B.小王旅游途中制止了游客拍摄军车的行为
C.国防哨所民兵杜叔叔十年如一日戍守边疆
D.某军事基地工作人员从来不透露工作细节
2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居家上网课时,一到课间休息时间小贝就拿起手机玩网络游戏,面对父母的责备,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我这是劳逸结合,学习娱乐两不误。”
请对小贝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22、有人说:有规则就没自由,要自由就没规则。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3、有人说:“公民可以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4、 现今,人们住的楼房越来越高,而一些人的个人修养并没有随之提高。有的人图省事、把家里废弃的物件随手扔向窗外;有的人在家庭纠纷时向窗外扔东西发泄怒火……殊不知,把一根香蕉皮从10楼扔下产生的冲击力是其本身重量的25倍;一块巴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坠下砸中头部可致人死亡。高空抛物威胁着行人的安全,成为城市上空的“炸弹”。
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指出: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直至故意杀人罪论处;故意高空抛物,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哪怕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依然要被追究刑责。“高空抛物入刑”是继2011年5月“醉驾入刑”、2019年初“抢夺方向盘入刑”后,我国《刑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进步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推进醉驾、抢夺方向盘、高空抛物等行为入刑?(三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远离高空抛物违法犯罪。(三方面即可)
25、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针对漫画中母亲的做法,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6、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可能使我们陷入网络诈骗。如: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听说、看到或遭遇过哪些虚假网络信息,请写出三个,以提醒自己和他人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应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8、情景分析题。
项目 | 内容 |
国家性质 | ① |
根本制度 | ②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③ |
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 ④ |
最大的人权 | ⑤ |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 ⑥ |
(1)请根据你所知道的宪法知识, 把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2)学习了第一单元,谈谈你对“宪法是立国之根基,强国之重器”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