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日益密切,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体现在
①更加关注社区治理
②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③更加注重自身感受
④愿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分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这十几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自强。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对以上信息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B.科技创新成就斐然,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C.我们应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D.我国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
3、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B.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C.我们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我承担,我无悔,我不计较得与失
4、国庆假期,一些同学纷纷参与社会实践:卖报纸、环保、交通志愿者活动等,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会使学生都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使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农民伯伯为我们种粮食,建筑工人为我们造房子,司机师傅为我们提供便利的交通⋯⋯我们学习并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阅读优秀的书籍,感受幸福美好的生活⋯⋯这表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每个人都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宋代哲学家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门口静候。等程颐醒来时,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于是赶忙起身迎杨时进屋。这体现了( )
A.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B.以礼相待,态度谦恭
C.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2023年10月26日,搭载着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的第六批访客,将在太空驻留近5个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太空驻留几个月,其生存和发展可以离开社会
B.宇航员的身份不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是国家给予的
C.3名宇航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看属于地缘关系
D.宇航员的成长离不开从社会中获取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8、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在集体中要( )
A.理解包容,维护他人利益
B.确立共同目标,团结协作
C.民主公正,满足个人意愿
D.避免内部竞争,精诚合作
9、“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10、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11、公安部发布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人标准,填补了标准空白,解决了无标可依的问题,这表明( )
A.社会规则旨在限制生产者的自由
B.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12、小明的父母离异后,14岁的小明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但最近几个月,父母都以各种借口对小明的生活不闻不问,拒不支付任何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可以( )
①向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请求帮助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③离家出走,自谋生路④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23年9月7日,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开通运行,用中国速度串联印尼双城。初中生小华收看新闻后,对我国高铁建设者们的进取、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身份不同
B.建设者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C.我国高铁领域的成就已跃居世界第一
D.中学生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14、如图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牢固树立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精通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由此可见( )
①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②“一带一路”实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双赢
③这说明我国需要正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①平等待人②诚实守信③尊重他人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说法与理解存在错误,请你指出共有几处( )
①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场所是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
②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③“判处拘役5个月”与“没收财产”中,拘役属于刑罚,没收财产属于行政处罚
④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A.5处
B.4处
C.3处
D.2处
18、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023年2月15日,广东茂名市的马路上,一名男童被卷入车底,危急时刻,20余名路人瞬间集结合力抬车救人,不到4分钟便成功将男童救出。这告诉我们要( )
A.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B.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C.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D.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20、建军以来,我军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新胜利,最根本靠的是( )
A.人民拥护
B.国家富强
C.党的领导
D.武器精良
21、 观察漫画后,小明同学认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 的责任,不应该将见义勇为从《中学生守则》中删除。
请你辨别与分析小明的观点。
22、【聚焦“线上课堂”】
2020年春季,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迟开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活动。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下是两位家长的观点。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3、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各种社会规则的约束。
判断:( )理由: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1月23日,世界银行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布《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报告称,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数字技术的效益不仅限于高收人国家和城市地区,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快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减贫的强大工具。
材料二:在2020年全国两会无接触采访的特殊环境下,一些媒体推出全国两会视频直播节目,对参会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以网络视频形式连线采访,围绕重大国内国际问题展开线上研讨,网友可通过手机APP直接参与节目与委员、代表们进行交流,为两会建言献策。
材料三:“不能面对面在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教育部门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地方和学校丰富多样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供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
(2)你对同学们克服“手机依赖症”有哪些好的建议?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看神舟,我自豪】
2021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继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球后,10月16日凌晨00:23分,搭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将首次实现在轨6个月,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浩瀚宇宙中。某校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网络转播,同学们激动不已。
(1)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请你列举近些年来我国的其他重大发展成就。(至少三个方面)
材料二 孟晚舟被美国和加拿大采取卑鄙手段扣押超过了3年时间!这期间,华为和孟晚舟都没有放弃斗争。美方曾开出了允许孟晚舟返回中国的条件:“她必须首先承认在一起刑事案件中的所谓‘不当行为’”。不过,孟晚舟严词拒绝。因为,美国这么做完全是引诱孟晚舟承认罪行,以便坐实,然后借机疯狂打压华为公司,制裁中国。任正非则表示:“华为不怕打击,做好了孟晓舟回不来的准备”。
(2)我们要向任正非及其女儿孟晚舟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学生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到十字路口帮交警疏导交通,去景点儿做志愿者。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
(1)亲社会行为在______中养成?
(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答出一点即可)
27、上海世博会用多元文化书写精彩,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好友好往来的使者,为它再添精彩?(3分)
28、材料 明初学者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由于家里很穷,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本书。”宋濂却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看这本书,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后来,他如约归还了那本书。
(1)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便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请回答,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
(2)我们应向宋濂学习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怎样践行诚信?
(3)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的外在表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