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些年,不少高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每月在食堂的就餐金额,以此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对贫困学生进行“隐形资助”。此举是一种富有创意和人文关怀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赞许。这启示我们( )
A.关爱他人,物质帮助比精神关怀更加重要
B.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不计代价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积极服务奉献社会就能赢得尊重
2、下面漫画《路怒族》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②自尊自信,自爱自律
③我行我素,活出自我④调节情绪,敬畏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暑假期间,小明积极参加社区绿色低碳宣传活动,组织同学为边远地区贫困小学生捐赠衣物和书籍。这启示我们要( )
A.积极实践,服务社会
B.遵守制度,维护规则
C.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D.努力学习,体味生活
4、2022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网络成瘾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表现在( )
①浪费时间,耗费精力②危害身心发展,不利于健康成长
③能够让人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④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以下是小福同学整理的关于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学习资料,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根本
B.在当代中国,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D.维护国家安全只是人民解放军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共同职责
6、玉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9月23日晚,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盛大举行。开幕式融入典型的中国、浙江及杭州符号与意象,借助网络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完全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D.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8、某校八年级(5)班开展“奉献社会我践行”活动,并要评选出“奉献之星”。下面是几位同学的事迹,你认为其中可以入选的是( )
甲:注意维护自己班级的卫生区,在其他班级的卫生区随手乱扔垃圾
乙:节假日和同学们一起去社会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
丙:利用节假日去电影院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丁:利用星期天在红色景点做义务讲解员
A.乙和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9、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
A.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B.遵守法律,限制网络发展
C.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D.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
10、彬彬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将旅游途中拍到的我国运送尖端武器的照片晒了出来。彬彬此时的正确做法是( )
A.给朋友点赞
B.劝朋友删除
C.转发朋友圈
D.装作没看见
11、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说明了( )
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拓展了文化交流的空间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的强制性措施是( )
①道德②法律③风俗④纪律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13、八年级的学生小吉,针对目前社区防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文字性的报告梳理并及时的反映给社区负责人。小吉的做法,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要主动关注社区治理,积极献计献策
C.应该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社区的治理上
D.直接参与社区管理,成为社区的负责人
14、亚运会期间,杭州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广大居民创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此举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的维护只能靠强制措施②社会秩序就是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③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社会秩序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心向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寒冷;手捧玫瑰,也是正能量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下列能体现青少年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把家庭作业答案通过QQ传给同学
B.坚决抵制网络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C.依法惩治网上散布不良信息的行为
D.实名注册成为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
16、小东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想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下面是他所列的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前几天,在外工作几年的叔叔回江阴了,驾车行驶至江阴长江大桥时,被家乡“一江一河”变身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生态T台”夜景深深吸引。忍不住停下车来,拍照留念!下高速后,被交警予以驾驶证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没有影响交通就可以不受处罚
③罚款200元属于附加刑
④在高速上拍照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年,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年轻人追捧。漫画中“特种兵”游客的部分言行赢得网友的点赞。漫画中“特种兵”游客之所以会受到网友的点赞,是因为他们做到了( )
A.换位思考
B.善用法律
C.遵守规则
D.遵守法律
19、以下不属于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的是(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C.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D.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0、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生活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新出的汽车没档啦,新疆的发展提速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迅速,为世界所瞩目
③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
④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越来越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22年冬,奥密克戎病毒来势汹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有家长反映,线上学习期间,孩子边玩手机边上课,甚至以学习为幌子打手游,平时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讨论。
甲:学生利用网络,居家上网课,防疫学习两不误。
乙:学生容易沉溺网络游戏,玩物丧志,适得其反。
以上是两位家长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22、进入初中,对异性感到好奇,与异性交往感到紧张,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23、 个人生活的美好与社会的美好有关系吗?我们应该如何参与社会呢?
围绕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 前两天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来找王伯伯,告诉他市政府即将建设一个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广场,而王伯伯的房屋恰好在拟建广场的中央。根据规定,王伯伯的房屋将拆迁。王伯伯不愿意拆除自己的房屋,并拒绝与工作人员沟通。
(1)政府拆迁建广场,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办?
25、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写出下列名言所蕴含的道理。
名言 | 蕴含的道理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① |
“滴水穿石、铁杵成针、金石可镂。” | ② |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 ③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它能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还能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但是如果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心里存在问题的人易染上网瘾。轻则会荒废学业,重则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诱发犯罪。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网民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家长、学校束手无策,帮青少年戒除“网瘾”迫在眉睫。9月14日是中国网民节,为此某校在这一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了解网络交往的利与弊。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和两条宣传标语。
(2)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设计几个活动形式。(至少两个)
(3)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以及上述活动的参与,你现在能说说网络交往的利处和弊端么?
27、威海高区自1991年建成至今,已汇聚企业400多家,工业产值比建区之初增加了110倍,形成了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近一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70%,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7.3%.威海高新区只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科技对高区的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放眼全国,科技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1)结合材料,简要概述科技的强大力量。
(2)我们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增强科技意识?
28、 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更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目混珠,不少低俗、恶俗的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网络的好处是什么?
(2)过渡沉迷于网络会对中学生造成哪些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