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它一诞生就确定( )
A.党的策略是建立“统一战线”
B.奋斗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D.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农运动
2、北京和南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在1853年的中国有个对峙的政权,除了以北京为都城的清王朝,还有一个以南京为都城的是( )
A.清王朝
B.明朝
C.太平天国
D.中华民国
3、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往来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先后推出观点相反的两篇报道《香港之死》和《香港根本死不了》。而港澳回归后的繁荣稳定有利的驳斥了西方的言论。那么,港澳回归的意义有
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使中国与美国等国家不再有任何冲突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
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分别是
A.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的召开
6、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俄国二月革命
②苏维埃政府成立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苏俄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8、“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爬过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民谣《一天攻下五六关》描述的是
A.三元里乡民抗英 B.沙俄军队入侵 C.太平军战斗情形 D.日军围攻平壤
9、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护法运动
B.护国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担任抗美援朝司令员的的我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林彪
C. 彭德怀
D. 贺龙
11、“四百万人齐下泪,去年今日割台湾。”近代“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材料旨在说明
A. 《新青年》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可
B. 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
D. 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13、1983农民形象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的( )
A.背景
B.过程
C.意义
D.条件
14、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15、下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某运动的必要性,此运动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16、下图为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
B.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17、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废除科举制。
A. 1905
B. 1906
C. 1907
D. 1908
18、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A. 促进商品流通
B. 朋友间发Email
C. 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 有利于信息传达
19、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通过以上材料,可以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 )
A.背景
B.目的
C.实质
D.影响
20、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 )
A.一化三改完成100周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改革开放实行100周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2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__爆炸成功。
22、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在曲折中发展
(1)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文献是《________》。
(2)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是《________》。
(3)新时期我国的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________。
24、1937年,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38年,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
26、1957年建成的 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连接了长江两岸。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28、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
29、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________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30、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各阶级、阶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三次侵略战争。
(2)写出中国各阶级、阶层掀起的四例救亡图存运动。
(3)学习这些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其中有许多第一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2)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入北京的战争:
(3)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4)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改革: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7)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9)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10)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罢工:
33、下列图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周恩来”、“开始创建革命军队”相关的起义名称。
(2)写出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实施的土地政策。
(3)“工农红军”召开了哪次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4)哪一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写出20世纪40年代牺牲的八路军将领一位。
(5)写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哪一事件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在当今的时代,你认为走向强大的中国军队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应扮演何种角色?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标志事件?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列举在此期间工业领域的成就两例。
(强国之梦)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7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材料三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四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