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B.进行土地改革
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台湾人民抗日斗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的约40完平方千米的领土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5、图片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鸦片战争
D.武昌起义
6、福州临近中国优质红茶的产地武夷山,近代是作为列强的原料榨取地而开港的。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7、“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中国的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其间,标志此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开始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9、1924年1月,孙中山沉痛地说: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当时的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0、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而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胡适 D.陈独秀
11、从唐朝中晚期、五代至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
①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
A.思维方式改变
B.传统观念更新
C.科技发明增多
D.生活水平提高
1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1947年3月,发动了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对此,中共中央采取的对策是
A.诱敌深入,转战陕北
B.御敌于国门之外
C.渡江南下,直捣南京
D.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
14、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家,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由去年同期的1178.37万辆增至1209.50万辆,产量攀升了2.6%。同时中国是上半年唯一超千万辆的汽车生产国。那么我国第一辆汽车生产出来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一五计划期间
C.十年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为此,中共在重庆取得的成果是( )
A.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 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 签订“双十协定”
D.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6、新文化运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C.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 辛革命时期 B. 北伐争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
18、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
A.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海外华侨积极地支援抗战
D.敌后战场的抗战
1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致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2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4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新发展的里程碑。主要表现在( )
A. 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通过了《临时约法》 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背景:__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2、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和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3、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革命的重要成果。
24、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共十九大确立了__________的历史地位。
25、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6、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实验;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__—东方红一号。从1964 -1970年“___________”的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27、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了。这一年是农历________年,史称________战争。
28、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革命运动包括______、______和镇压反革命。
30、1894年11月,孙中山在____建立兴中会,提出了“____”的口号。
31、武昌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事件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此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11年10月10日的哪次起义被称为该事件的首义?
(4)以上探究可以概括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
33、简答
(1)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始于什么条约?
(2)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的两大特点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体现了“资本输出”的这一特点?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电力、飞机、坦克、车辆制造等,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材料二:如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材料三:
时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我国粮食产量 | 20000万吨 | 17000万吨 | 14350万吨 | 14750万吨 |
(1)列举材料一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0年“左”倾错误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这期间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