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A. 反对专制 B. 反对独裁 C. 反对愚昧 D. 反对腐败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这场战争戳破了几十年“跛足现代化”假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金田起义的领导人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韦昌辉
6、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人才
B.主要引进西方设备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8、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军队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序幕
9、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实行了( )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运动
D.改革开放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1、标志着清政府灭亡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武昌起义
C.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D.宣统帝下诏退位
12、1949年1月21日,双方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1月31日,在北平的原国民党守军撒离市区后,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与材料所描述的情景直接有关的是( )
A.重庆谈判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3、“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改革开放新时代
14、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当然,这次探索许多新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成功探索”指的是(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召开中共八大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实行公私合营
15、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帝制的终结
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北洋军阀的统治
1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7、秋收起义后,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是
A.梅岭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8、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高铁”、“网购”、“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 | “土改”“双百”方针“三大改造” |
探索时期 |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
文革时期 | “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
①“经济特区”
②“绿色食品”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0、下边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
A.兴办新式学校
B.创办民用企业
C.翻译外国书籍
D.建立新式海军
21、写出与下列提法相对应的人物。
(1)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2)党的好干部( )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4)第一位实现了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 )
(5)杂交水稻之父( )
22、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的两次大的军事行动是______和______。
23、“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该诗赞美的抗美援朝英雄是________。
24、对号入座。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入对应的空内。(只需填序号)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轮船招商局③开平煤矿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⑤福州船政局⑥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发展的近代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
以“求富”为主张创办的民用企业有:______、______、______。
25、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
2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______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在_______年。
27、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8、______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党的好干部”是______。
29、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31、读下图,回答:
(1)这幅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包括什么?
32、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什么阶段?
(2)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3)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又提出什么经济改革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3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勇敢抗争,勇于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 在一次反击战中,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潜伏,不料他附近的枯草被敌人的炮火引燃,为了不暴露部队目标,邱少云强忍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埋伏不动,直至牺牲。
罗盛教,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在1952年1月2日英勇献身。他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烈士墓纪念碑和纪念亭。
(1)请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是自卫?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是什么?
(3)“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上面两位英雄人物身上反映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