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会议,否定了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材料中“新起点”是指(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国共合作
D.古田会议的召开
2、“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述讲话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
B.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
C.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D.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
3、八年级(1)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他们来到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在考察中,同学们做了如下笔记。这些笔记印证了( )
①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②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③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⑤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4、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剧本名称:________ | 第一幕:武昌首义 |
第二幕:清朝告终 | |
第三幕:民国建立 | |
第四幕:约法颁布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5、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6、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是( )
A.李大钊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7、促进民众觉醒,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重大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件 B. 五四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遵义会议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宣告云南独立,起兵北上讨的人物不包括
A.黄兴
B.蔡锷
C.李烈钧
D.唐继尧
9、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满江红·口口口口有感》的词写道:“卢沟残月,石桥畔,宛平城郭。想当年,弹洞前村,赤子饮血。九州河岳铁蹄声震,北平城外敌寇猖狂。” “口口口口”应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七七事变 D.平津战役
1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李辛说:“我在江南总局做过工。”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11、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2、为纪念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诗赞曰:“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作者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面对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31年9月18日
B.1937年7月7日
C.1937年12月13日
D.1945年8月15日
14、1926年7月4日,广州国民党中央在某宣言中说:“卖国军阀吴佩手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这一宣言发表之后,在广州的国民党( )
A.派遣宋教仁北上组阁
B.确立了三大政策
C.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
D.创建了黄埔军校
15、历史学家章开沉说:“19世纪,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现思想解放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6、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 戚继光 | 郑成功 | 林则徐 |
历史事件 | 抗击倭寇 | 收复台湾 |
|
A. 抗击沙俄 B. 虎门销烟 C. 抗击日本 D. 武昌起义
17、公元7世纪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18、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
D.七七事变
19、洪秀全在金田发动武装起义的时间是( )
A.1840年6月 B.1851年1月
C.1856年10月 D.1860年初
20、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2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
22、_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_起义爆发。
2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25、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
26、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下列反映北京历史的有关史实。
(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2).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3).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2)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者 。
(3)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
(4)北平和平解放时国民党总军司令 。
28、19世纪后半期,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__________等企业,使武汉成为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首批城市之一。1957年建成的__________,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9、1895年春,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称之为“____”。
30、观察上面几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
31、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在国势沉沦中顽强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哪一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你列出其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如图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该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时间点C发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中国近代史发生了诸多和时间点A类似的事件,最终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哪些重大事件?
33、请简要回答《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