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四洲志》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2、193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的力量使国民党结束了十年的错误政策,这是客观上包含了这一意义。就内战来说,十年的内战,什么来结束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结束了他的动摇。”毛泽东评论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双十协定” D.转战陕北
3、南快手北抖音,广大twobility青年,肆意在网上放飞自我,各种短视频充斥网络,各种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各种达人,一举成名。这说明
A. 快手抖音等互联网产品只能使人们堕落
B. 互联网是广大青年唯一的社交平台
C.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D. 互联网是青年唯一的生活方式
4、新中国成立后,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叙述正确的是
A.1898年公车上书拉开了序幕
B.1898年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
C.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变法
D.光绪皇帝发动政变镇压了这次变法运动
6、下列有关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结束军阀统治,完成统一 B.从此共产党与国民党合并
C.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
7、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的时间约为(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4世纪 D.公元前2100年
8、“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要想了解“这两位先生”,可查阅的刊物是( )
A.
B.
C.
D.
9、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10、在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大跃进”运动之后
1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清朝建立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 洋务派“师夷长技”的主张 B. 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 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15、下表反映了1978-198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份)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10 | 160 | 191 | 223 | 270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6、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之前
17、朱自清在1946年写到:“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材料中的“一阵阵闷雷”是指( )
A.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B.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C.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D.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
18、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小组收集了传记《邓小平时代》、图片《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和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该研究性主题应该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的正确领导
B.苏联的帮助
C.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
D.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20、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A.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签订《北京条约》
2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2、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3、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首个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4、军事方面
(1)策略:八路军、______挺近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概况:晋察冀、晋绥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战略: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___________。
(4)战术:根据各地不同地形,采取地道战、_____、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25、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6、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
(2)创办了大生纱厂。______
(3)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______
2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8、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 。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9、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作曲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30、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3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侵华
(1)1931年的哪次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1937年的哪次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誓死抗战
(3)1938年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什么?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哪次战役?
我的感悟
(5)回顾抗日战争的历程,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2、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进藏公路有哪些?(写出一条)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此,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在20世纪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事件是什么?
(4)2006年,哪一铁路的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请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3、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什么是“九二共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哪一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雨果
(2)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事件?“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提示:两个国家全写对才得分)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提示:应有条约相关内容、条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