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中国近代—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B.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2、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FAST500米射电望远镜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预计在20年内都是最先进的;墨子号科学卫星,这是唯一一颗在天上实验量子通信的卫星等等”这些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创新
C.开放
D.共享
3、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4、《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报道,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一路走来早已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唯一金钥匙,也是检验善意的不二试金石。材料中提及的“九二共识”的内涵是( )
A. 和平统一祖国
B.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 加强两岸交流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该同学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A.北伐战争的进程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中国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6、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他评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河内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7、据《清季外交史料》统计,1875-1894年“主权”二字每百页仅出现一次,从1895年起,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外国势力已深入中国腹地
8、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率10万精锐负气出走,1862年2月,太平军由湖北入川,攻克石柱后,于3月初分三路进入丰都境内。一路去洋渡溪,一路到高家镇,一路出包鸾场。其中翼王是指
A. 石达开
B. 杨秀清
C. 韦昌辉
D. 陈玉成
9、“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这首诗真实记录了( )
A.民国建立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 定都天京 B. 永安建制 C. 金田村起 D. 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11、1841年,林则徐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面哪一史实可以证实林则徐预言的正确性
A.首先在近代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制造旅顺大屠杀,杀害中国同胞两万多人
C.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D.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2、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错误的是( )
A.A到F是中国近代史时期
B.B是中国封建王朝结束的标志
C.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D到E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13、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并没有把共产党人吓倒。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中共中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其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起义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开始于
A.1924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15、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D.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6、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一片灿烂星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形成的思想潮流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自由主义
D.现实主义
17、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演绎邓世昌和致远号在黄海的最后绝唱。电影《北洋水师》中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则发生在
A.平壤战役中 B.黄海战役中 C.旅顺战役中 D.威海卫战役中
1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B.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只学技术,不变制度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则徐的“报国情怀”。以下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0、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着一副楹联:“提携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纪泽 B.曾国藩 C.左宗棠 D.邓世昌
21、____(地点)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地点)。
22、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___________(内容看书),随后制定___________。
23、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______》。
24、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__,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6、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一部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27、(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2)“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描写的是 。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人物是 。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5)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28、1949年10月1日,____ 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9、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就,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
30、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期间,____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3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2、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
34、不能忘却的纪念
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十四年抗战,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纪念的日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材料二 2017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材料三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七七”抗战纪念日和“九一八”抗战纪念日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或作用。
(2)结合材料二图中信息,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你能从图片中获取哪些与该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
(4)材料三中蒋介石的嘉奖电是因为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5)“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设的法定纪念日,请你说一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