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部属于农业科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牡丹亭》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2014年5月,台湾新党主席在“新五四运动”集会上表示,当年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请来“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救亡图存,今天我们则需要另一位“劳先生”(法治)。中国请来“德先生”、“赛先生”最早是在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五胡”,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著作中提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他旨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政权并立
B.民族交融加深
C.中外交流频繁
D.民族矛盾消除
4、如下图是一张民国清华学校毕业证书,该生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5、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6、1913年10月袁世凯践踏民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其独裁活动不包括
A. 强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
B. 取消国会
C. 修改总统选举法
D. 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7、1949年10月1日,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誓,乐队奏响了乐曲。此后,这首雄浑激昂的乐曲便成为中国阅兵仪式上的标配。这首乐曲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英雄儿女》
D.《运动员进行曲》
8、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横线上应填
时间:1951年事件: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A. 南京解放
B. 北平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
D. 西藏和平解放
9、1980年,国家规定:在深圳等特区内,中外合资企业外商所得合法利润汇出境外免 征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生产资料, 免征进口税;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或另有规定的少数产品外,免征工商税。这说明
A.经济特区放弃了关税自主权
B.经济特区享受了政策的优惠
C.经济特区的经济起点非常高
D.经济特区完全依赖外商投资
10、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面示意图中“★”处发生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1、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12、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在1927年,我国有一位著名作家也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被他婉拒了。这位作家创作了中国近代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发起猛烈进攻。“他”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1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讨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1)(2)(3)
B.(2)(3)(4)
C.(1)(2)(4)
D.(1)(2)(3)(4)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毛泽东 B.董必武 C.陈独秀 D.李大钊
16、识读如图读书笔记内容,与其相关史实吻合的主题是
A.近代思想解放 B.近代侵略与反抗
C.近代化的探索 D.近代专制与民主
17、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却没能完成这一首要任务,因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说减少一些,反而一天比一天巩固。平民百姓的痛苦,也一天深似一天”。材料中认为辛亥革命( )
A.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潮流的闸门
C.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18、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罗马共和国建立
A.①②⑧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9、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0、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制定《共同纲领》
C.进行三大改造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的帮凶是
22、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3、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2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5、请把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番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2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________,创建人是________。
27、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 ),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与陕 北红军胜利会师。
28、请写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斗争中召开过的相关会议
(1)中里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__
(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__________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________________。
29、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
30、“南美解放者”------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欧美资产阶级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锁链。从此,中国在西方资主本义的强力驱使下,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哪一场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2)小历认为,“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不平等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分别回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被哪个国家所强占?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3、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出三件即可)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什么?政策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4、对于战争的反思,不仅是记忆,而应是教育与警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山。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摘编自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编自《正确看待抗战领导中心,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 回顾七十六年前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民族自卫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凯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摘编自“学习强国”
(1)材料一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是哪次战争的后果?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