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历史,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导航者的作用。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①但丁一《神曲》 ②达尔文一《最后的晚餐》
③达芬奇一《最后的晚餐》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工业品 B.侵占中国领土,走私鸦片
C.获得领事裁判权 D.虎门销烟
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5、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振兴农村,发展乡村经济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天津 B. 重庆 C. 上海 D. 北京
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次大会上( )
A.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
8、下图见证了中国19世纪30年代禁毒斗争的伟大胜利。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左宝贵平壤反击
D.邓世昌黄海殉国
9、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行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革命根据地 ④甘肃会宁城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10、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11、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南洋、北洋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的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 青藏铁路
C. 南水北调工程
D. 京广高铁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经济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C.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矛盾
D.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14、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五四运动爆发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5、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
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16、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7、“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说这句话的志士是在哪场运动中牺牲的?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的乡下来到上海,他为眼前崭新的社会风俗感到奇怪。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19、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 (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井冈山土地法》
C. 《土地管理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20、当国民党退向台湾的时候,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暗示:“中国人民政府解决不了粮食的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中国才有出路。”但是,中国人民政府在1949-1956年先后采取了两项措施,成功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两项措施”是( )
①土地改革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③抗美援朝④公私合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1、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太平天国运动领袖________。
(2)领导辛亥革命________。
(3)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__。
(4)指挥百团大战________。
24、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25、结果: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地撤出____。
26、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提出了____和_____的口号。
27、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2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上图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指德国、意大利和__________。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 战后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__________”的目的,使__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上图所示的是第__________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标志着此次战争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__________,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___。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__________。
29、在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运动学生们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30、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31、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建设成就】
(4)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两项建设成就并据此回答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3、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4、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多少年?比较这两个国家大事,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