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体现了时代精神。下列作品中哪些是反映抗战精神的作品
①《愚公移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黄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这支部队是( )
A.华北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3、“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4、2023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长征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远的光辉。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脱贫攻坚
C.坚定的革命信仰
D.爱国主义精神
5、1927年8月7日召开的会议,即“八七会议”的最重要决策是
A.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B. 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 开展游击战争
D. 开辟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B.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2015年习近平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D.2016年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体现了中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7、下图《愚公移山》这部美术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既表现了作者的绘画才能,也饱含了他的赤城爱国之心。该作品的创作者是( )
A.曹禺
B.齐白石
C.徐悲鸿
D.詹天佑
8、下图是李杨同学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笔记中缺少了领导人,如果你与他合作,你会选择(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关天培
D.戚继光
9、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10、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与进步 C. 科学与进步 D. 民生与科学
11、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最怕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是指( )
A.红巾军
B.白莲教
C.太平军
D.义和团
12、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他主张在当时思想界引发极大轰动。这是因为他提出( )
A.废除君主
B.发动革命
C.民主共和
D.维新变法
13、习近平主席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4、“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与该条款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A.广州 B.厦门 C.上海 D.宁波
16、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C.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17、先进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D.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
D.《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0、下面的一组宣传漫画最有可能盛行于哪一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提出“____________”伟大构想。1997年,______回归祖国。
22、1917年俄国发生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时间: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政权巩固: 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_______,建立社会主义______;废除土地_______,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荣辱与共。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节日的时间或会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年月日)________
(2)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
(3)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________
25、《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27、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8、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9、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________。
30、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图一历史人物所进行的自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请问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
(2)图三历史人物领导了哪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开始的时间及其标志。
(3)综上,试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32、请你简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并说说其意义和局限性。
3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通过过场战争,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
(1)材料一中涉及的是中国进行的哪场反侵略战争?1953年7月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功臣两位。
材料二:1952年后,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全国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1552年的461亿元,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2)材料二中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关?新中国为开展该事件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事件完成后彻底摧毁了哪一土地制度?哪一阶级被消灭了?
(3)请写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