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下图读书摘要内容相关的会议。( )
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1978年《光明日报》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
3、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
B.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C.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宣布实行变法
D.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海南
5、黄埔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6、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D.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7、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民族危机已经空前严重
C.统治者预感到统治危机
D.霸中国局面形成
8、今年是西藏解放70周年。其解放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9、鸦片战争时在位的皇帝是( )
A. 乾隆帝 B. 道光帝 C. 咸丰帝 D. 光绪帝
10、此漫画名为《“惩罚”中国》,它讽刺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一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并发表标志着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 中美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13、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探索是( )
A.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讲话中说到:“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C.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5、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 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16、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
A.长江防线迅速崩溃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7、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他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法战争
D.新文化运动
1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思想上 |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阶级上 |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
组织上 |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根据表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制定了最低纲领
B.适应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
C.动摇了封建统治
D.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19、与“毛泽东”“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第二次国共合作
20、如图所示是光未然、冼星海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它意在唤起民众( )
歌曲 | 歌词(部分) |
《黄河大合唱》 |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A.“扶清灭洋”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21、北伐战争目的:___________。
主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_______。
胜利进军的原因:___________,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2、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的事件是中国加入________。
23、1988年,______经济特区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
24、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25、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2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__________。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28、_______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9、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中国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终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
30、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获得了统一。
31、今天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
(1)袁隆平培育成功的优质稻种是?
(2)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
(3)我国第一位成功升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4)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想
32、明朝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通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4、某历史社团围绕新中国的航天成就制作了一期展报。
【不忘来路——太空中的中国印记】
材料一
图一:卫星音乐装置 | 图二:正常飞行手册和太空笔 |
1970年4月24日,该装置在宇宙中奏响《东方红》乐曲,实现了让卫星“听得见”的任务目标 |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在该手册中写下了飞行记录,并在封底写下了这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感知当下——航天就在你我身边】
材料二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方便面调料包里的干菜,其雏形是航天食品……据统计,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当前,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互联网+卫星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凝聚实现航天梦的强大力量》,光明日报,2017年4月24日 | |
截至2020年,交通运输部分行业北斗系统应用情况 |
(2)依据材料二,指出航天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分析原因——凝聚力量接续奋斗】
材料三 读了来信,我想起了9年前在你们那里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的情景。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義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习近平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2022年5月2日)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