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2、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3、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4、以下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5、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是( )
A.马铃薯
B.小麦
C.贯众
D.葫芦藓
6、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的壁最厚,与之相连的①是主动脉
B.①②③④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C.③和④之间的瓣膜始终向④开
D.⑥收缩时,血液流向②肺动脉
7、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肾上腺、胃腺
8、如图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阴道、子宫
B.卵巢、子宫、阴道
C.卵巢、输卵管、子宫
D.卵巢、子宫、输卵管
10、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11、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1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1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1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B.都有种皮和胚
C.都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D.都有种皮和果皮
15、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16、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那么该污点可能在( )
A.目镜上
B.玻片标本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17、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18、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组织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在组织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9、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放置在37℃的温水中保温,1小时后小烧杯内的植物油不见了,则所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唾液、肠液
B.胆汁、唾液、胃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胆汁、肠液、胰液
20、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它包括细胞体和________两部分.
22、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
2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促进脂肪被消化。
24、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生活的人的鼻子的形状特点是:鼻子________一些,鼻腔相应________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________.
25、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_____;血液中没有细胞核的圆饼状细胞是_____;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_____;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完成此功能的细胞是_____。
26、李大爷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表A、B、C、D、E5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帮他拟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膳食计划.
食物 | 糖类 (g) | 脂肪 (g) | 蛋白质 (g) | 维生素 A(mg) | 维生素 C(mg) | 维生素 D(mg) |
A | 0.4 | 90 | 6 | 4 | 7 | 40 |
B | 48.2 | 7 | 38 | 40 | 12 | 0 |
C | 8.8 | 9.5 | 65 | 7 | 10 | 14 |
D | 76.8 | 0.6 | 7.7 | 0 | 0 | 0 |
E | 18 | 2 | 6 | 3 | 220 | 0 |
(1)表中所列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
(2)李大爷有时牙龈出血,那么他平时应多吃食物_____.
(3)有时李大爷晚上看不清东西,建议他应多吃食物_____.
(4)李大爷若长期将食物B作为主要食物,将易患_____.
27、青春期是一生中______发育和__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
28、根据探究骨的成分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骨的煅烧实验中将一小鱼助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发生的现象是骨的颜色最终变为____,用镊子轻敲煅烧骨,现象是____。
(2)在骨的脱钙实验中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_____的试管中,发现鱼骨周围有_____产生。15min后,用镊子取出用____漂洗,发现鱼助骨变____。
(3)骨的煅烧,留下了骨中的____;骨的脱钙,留下了骨中的____。由此实验可知,骨的成分包括____。
29、消化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_____是主要的消化器官。_______分泌的胆汁能加速___的消化。
30、下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d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相比较,c出血液主要减少了 成分,c内流
血。
(2)与b处液体成分比较,a处液体多了 成分。
(3)在从a→b的过程中, 的浓度逐渐升高, 的浓度降低。
(4)b处液体是 ,它最终汇集到肾脏的肾盂,后经 排至
,在此暂时贮存起来,最后从 排出体外。
31、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端,它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它象一个吸尘器,有人说它象一个加湿器,有人又说它象是一个加热器,这其实和它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请在下表中将以上三种比喻与它的结构进行连线,并写出它们的相应功能。
32、肺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右心室右心房。(______)
33、“男生女生向前冲”是安徽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全民健康榜样节目,深受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Three,two,one!Go!”随着一声口令,选手迅速起跑,开始闯关.选手听到口令立即起跑,这属于______反射,完成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中(填下面选项中的数字),参与调节的神经中枢有______(填下面选项中的数字)
①听觉神经②大脑中的听觉中枢③脊髓④鼓膜⑤耳蜗
⑥听小骨⑦支配肌肉的神经⑧躯体运动中枢⑨与起跑有关的肌肉
(2)在“翻转空间”一关,选手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______(填“小脑”、“脑干”或“脊髓”)的调节功能.
(3)选手在比赛中消耗的能量是体内细胞通过______作用释放出来的.
(4)不论距离远近,观众席上的小强都能看清楚选手的每个动作.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______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5)活动现场,观众们时而为选手的成功欢呼,时而为选手的失败叹息.他们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______的调节.
34、下面是在煤矿遇险时旷工救援及救治过程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并解答问题。
(1)遇险旷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 ]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导到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2)旷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避免突见光亮后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 ]_________受到损伤。
(3)遇险旷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体内________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4)被救旷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____________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