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虎门销烟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起因是英国等商人为了赚取巨额利润,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B.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C.这个事件发生在1839年6月
D.这个事件是邓世昌领导的
2、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
A.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C.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资料: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主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文革”使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混乱的局面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最早出自: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
A. 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 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不得不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材料旨在说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B.西方强烈不敢镇压义和闭运动
C.义和团运动没有任何作用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力量
9、齐齐哈尔市禁毒部门积极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全球禁毒第一人是( )
A.道光帝
B.关天培
C.林则徐
D.邓世昌
10、下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关于这所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成果 B.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C. 孙中山亲自担任校长 D. 位于上海黄浦
1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果要你为这本杂志添加出版年代,按照当时中国的纪年法,正确的是( )
A.民国三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十五年
D.民国十年
12、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句意指人民解放军
A. 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 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13、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6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蔡元培发表《狂人日记》,提倡建设新文学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15、“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这段材料中提及的口号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C.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6、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覆没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反映了( )
A.实现先进的工业国目标
B.切合实际的经济建设指标
C.急于求成的发展心态
D.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 确定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 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19、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78年后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D.农村停产闹革命
20、1839年主持虎门销烟的清朝官员是
A.琦善
B.关天培
C.陈化成
D.林则徐
21、图一人物是____,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图二人物____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图一 图二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24、请依照历史事件发展进程,按时间顺序分别将相应的历史事件填在横线处。并举出最后一项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0年,_______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1898年,__________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1911年,_________;1915年,______________。
25、1978年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27、戊戌变法时期,(_____)、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领导的(_____)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8、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三大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___________业。
2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会议的召开也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
31、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2)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2021年是许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这些事件值得我们纪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70年前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60年前,为克服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2)写出50年前中国在国防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3)40年前哪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
(4)写出30年前成立的推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民间团体名称。20年前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5)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纵观百年史,结合所见、所听、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4、习近平提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科学阐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 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材料二: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 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红船精神”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井冈山精神诞生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根据地创建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不断巩固和扩大又与什么事件有关?
(3)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