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新变法的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赶走外国侵略者
C.升官发财
D.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该条约签订后
A. 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B. 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
C. 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 D. 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3、这所学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这所学校”创办于( )
A.广州
B.上海
C.武汉
D.南京
4、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
5、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万国公报》
B. 《国闻报》
C. 《时务报》
D. 《湘学报》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
B.宋教仁遇刺→护国运动→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
D.护国运动→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
7、1949年9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宋庆龄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因为这次会议的历史使命是( )
A.讨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
B.如何彻底完成民主革命
C.纠正长征途中“左”倾指挥错误
D.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8、毛泽东曾形象的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此语评论的是中国
A.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B.重返联合国
C.出席万隆会议
D.参与APEC
9、如图是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在1937年12月报道的消息。它客观反映了日军在中国进行灭绝人性的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一·二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0、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是在(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1、“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秀全 D.陈独秀
12、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多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13、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②长征的胜利③遵义会议④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4、1915年,孙中山《讨袁檄文》直斥:“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这是声讨袁世凯
A.刺杀宋教仁 B.解散国会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临时约法》 B.《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
A.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B.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7、负责爆破的花谷正这样回忆:“河本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观察北大营,一边把小型炸药安置在铁轨上……”材料描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危机 D.西安事变
18、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一节日纪念的史事爆发于
A.1912年
B.1915年
C.1919年
D.1920年
19、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三民主义”的核心一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0、学术界普遍认为领导人和领导人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着重大作用,根据你所学知识,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得以确立的会议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遵义会议 D.遵义会议、中共三大
21、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党的好干部——
23、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24、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战争名称 | 结果 | 影响 |
1840--1842年 | (1) | 中国战败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56--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战败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1894--1895年 | (2) | 中国战败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1900--1901年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战败 | (3) |
1937--1945年 | 抗日战争 | (4)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25、“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______。
2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和__。
27、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解放了东北全境—— ______ 。
(2)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一一 ______ 。
(3)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______ 。
29、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漫画“聚”条约
注:绷带上的字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
(1)以上漫画绷带中”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哪一对华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这五大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32、洋务运动兴起于何时?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何进步的历史意义?
33、完成下表。
人物
| 文学作品(最好是本期所学)
|
聂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赵树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徐悲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郭沫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的七个多月里,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实行战略反攻,以运动战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歼敌23万余人。志愿军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大规模的阵地战顽强坚守,粉碎了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进攻。并于1953年发动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役,歼灭了美军和南朝鲜军12万余人。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材料二: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见下表)
阶级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农民 | 85.5 | 45.2 | 92.1 | 91.4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0-1954年中国土地主人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导致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