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出现了近代教育、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也出现了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海陆军。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戊戌变法的有效推行
2、下图是苏联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周年发行的一组邮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B. 西欧工人运动兴起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3、“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首祸诸臣’,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皆斩’”。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义和团盲目排外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持续建设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这座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如今只剩下些烧不烂、抢不走的石柱,在默默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虐。”材料中的“侵略者的暴虐”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七七事变
7、“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材料旨在说明此事件( )
A.推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8、《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 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10、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又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③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④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2016·湖北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12、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不属于同一政治派别的是
A.
B.
C.
D.
13、《圆明园特展》于 2014 年 12 月 30 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济南人民终于在自家门前看到了 咱们的国宝级文物﹣﹣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中国近 代史上,造成“牛首、虎首、猴首、猪首”流失海外的侵略者是( )
A. 英美联军 B. 美俄联军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14、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其间,中国共产党先后持续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红军长征的胜利
15、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工业品 B.侵占中国领土,走私鸦片
C.获得领事裁判权 D.虎门销烟
16、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袁世凯死了”,下联:“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联和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最主要理由是他
A. 窃取了革命果实
B. 排挤孙中山
C. 出卖了洋务派
D. 公然复辟帝制
17、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选项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改革开放
B.“九二共识”
C.“南方谈话”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抗争是( )
A.发动百团大战
B.发动淞沪会战
C.发动豫湘桂战役
D.发动长沙会战
19、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既突出了“国事”“大事”和“大国重器”,又强调老百姓身边的“家事”“小事”,如“的确良”就是第一代的化纤产品,取消粮票、“厕所革命”等,还专门设计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婚房场景,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家庭的场景,以及现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实景。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展现了70年来百姓日常生活的巨大变化
B.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成就巨大
D.体现了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1、由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因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这一法律文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地主阶级的事件是________,因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2、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____的道路。
23、1935年由______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______方针。
24、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 ______ 的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
25、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26、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7、“进出农田不计程,此身只为米粮生。呕心沥血研新种,稻量翻番世界惊!”这篇悼词悼念的的应是( )
28、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会战。
台儿庄战役:指挥:___________意义:97页
武汉会战:著名战役___________,武汉会战意义:97页98页
第三次长沙会战意义___________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大溃败的战役是___________
29、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鸦片战争期间, 在吴淞率众英勇抵抗,血洒炮台;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全舰官兵奋勇杀敌,结果全部壮烈殉国。
(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国家是 。
(3)1915年,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30、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31、写出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
32、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建设成就】
(4)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两项建设成就并据此回答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建立制度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严重失误
(2)请你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两例。
伟大转折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特色理论
(4)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谁?
经济特区
(5)1980年我国在哪两个省建立了经济特区?
伟大梦想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4、日本在近代史上屡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面对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三:“……五百年之后,人类是否还记得,曾有过那么回事: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四:台儿庄是红血洗过的战场……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减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五: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大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姓娃和小床……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我就糊糊涂涂地睡了觉,丢了玩具不晓得!……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抗战歌曲《失去了的玩具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1919年,清政府与日本进行过哪两场“殊死的决斗”?
(2)材料二中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3)“卢沟桥被绑架了”指哪一历史事件?说出这一事件的意义?
(4)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谁?这场战役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5)材料五中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想一想,“我”能够回到上海得益于哪次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两点)
(6)在近代史期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