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潮流。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纷纷著书立说,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下面与他们对应的著作是( )
A.《革命军》-《警世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警世钟》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
D.《警世钟》-《革命军》-《猛回头》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解放战争”属于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3、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国的诺贝尔获奖者有
①袁隆平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莫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B. 叶挺独立团的先锋模范作用
C. 工农群众的支持 D. 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5、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鸦片战争之前
C.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期
6、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又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7、学习历史可以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用意象重构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①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②报纸上刊登五四运动的消息
③大中学生阅读《新青年》 ④可以观看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④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
A.朱德
B.叶挺
C.冯玉祥
D.孙传芳
10、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
A. 傅作义
B. 李宗仁
C. 赵登禹
D. 佟麟阁
11、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1842年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更是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战争的导火线是( )
A.虎门销烟
B.马神浦事件
C.三元里抗英
D.金田起义
12、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8②④
1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区别于国民党军事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自卫队相互转化、相互依靠、三位一体的军事体系……中共能在敌后长期游击的“秘诀”并不在于“游击战术”,而在于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其意在强调
A.人民力量的强大 B.中共军事体系完善
C.枪杆子里出政权 D.两党抗战路线不同
1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近代化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16、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极大提高了国防力量
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7、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A.毛泽东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18、“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
19、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下列选项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报纸,其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解放日报》
C.《大公报》
D.《新闻报》
20、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成功经验。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其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这次活动轰动京、沪,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________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________”“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_______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______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2)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由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4)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员是 。
25、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
26、2001年,中国加入了____,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中国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27、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8、《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9、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05年中国国同盟会建立,以《________》作为机关刊物。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31、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文件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1982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其核心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启示?
32、(追寻伟人学历史)国庆70周年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在阅兵活动中,解说词说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革命政党机关报的名称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三大主义?
(3)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3、请阅读下列材料:
(1)张謇投资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2)张謇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分析张謇的企业在一战中发展和一战后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3)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4)其结果给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带来什么启示?
(思想解放)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5)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