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恩施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起义属于同盟会成立之后发动的是

    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广西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指的是

    A.辛亥革命没有推翻清朝统抬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 4、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A.坚持“两个凡是”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5、下列不属于《北京条约》内容的是

    A.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北京为商埠

    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增加赔款额

  • 6、三民主义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 B.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

    C.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7、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残暴统治

    B.自然灾害严重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使民族矛盾激化

    D.八国联军的侵略

  •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废除《天津条约》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9、1770年—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平均生产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的266倍。这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哪一重要影响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调动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现代大工厂制度的出现

    D.引起了人类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 10、清谭嗣同《仁学》二三:“况轮船、铁路、电线、德律风之属……更乌从而绝之乎?”茅盾《机械的颂赞》:“交通停顿了,马达不动了,电灯不亮了,德律风不通了,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上海,便将成为死的黑暗的都市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德律风”是

    A. 电子计算机

    B. 电话

    C. 电梯

    D. 地铁

  • 11、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七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台儿庄战役   D. 挺进大别山

  • 12、194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收到毛泽东亲自起草的“3A”级密电。在党中央一声令下,刘邓大军只有两个“二话没说”:一是“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直出大别山”;二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这最能体现刘邓大军(       

    A.大局至上、敢于担当

    B.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C.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D.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 13、小明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革命军》

    C.《民报》

    D.《中外纪闻》

  • 14、鸦片战争后,社会各阶层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其中,持续了14年之久的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关天培 C.邓世昌 D.李鸿章

  • 15、本书中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这种“偏向”主要表现是

    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

    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

    C.明确反对迷信盲从

    D.大力宣传社会主义

  • 16、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他甘愿为变法而捐躯

    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 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 17、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中共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叶挺

     

  • 18、下图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导致社会性质发生第三次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进行

  • 19、如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此思维导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

  • 20、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我国药物学家___________ 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 22、汪伪政权建立于 ___________ 年。

     

  • 2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马关条约》割_____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4、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25、_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 26、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 27、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①1858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割占土地最多的条约)。

    ②1860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1860年的中俄《______》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土地。

    (2)方式: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3)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28、__________年,是旧历的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___________,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 ,使 ____________深入人心。

     

  •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1840—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分别是______年、 _____年;有两位皇帝被迫逃离北京,分别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材料论述题。

    (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 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 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60年60个路标》

    回答:

    (1)全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 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32、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纵观历史,中国屈辱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的,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哪个国家发动的?其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19世纪末,日本通过什么战争打败了中国当时实力最强的北洋舰队?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抗争,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的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 33、简答题

    (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请你说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这一运动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从材料中你体会到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