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庆祝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学校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A.田汉 B.冼星海 C.聂耳 D.徐悲鸿
2、下列各项中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是( )
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3、2015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5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4、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转战陕北,粉碎敌人重点→挺进中原,转入战略反攻→三大战役,进行主力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反动统治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6、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 变公有制为私有制 C. 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D. 变贫穷为富强
7、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 完全阻止了外 经济实力的扩张
8、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此次上书( )
A.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B.废除了《马关条约》
C.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9、以下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主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国民党始终如一坚持抗战到底的结果
10、________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横线上应填写
A.中国梦宏伟蓝图
B.“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1、词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反映时代特征。下面一组词汇“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带一路”“中国梦”共同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B.向社会主义过渡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2、孙中山在提出的同盟会纲领中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3、“拄棍当舟渡/风雨每辞家/怀中拥抱兰考/口里喷狂沙/一己沉痘不顾/三百荒丘尽踏/劳瘁任交加/心血化甘露/浇灌泡桐花/真公仆/好榜样/铁生涯/活来就像真理/本色朴无华/宁坐窟窿藤椅/宁盖补丁被褥/岂让地生疤/两袖清风劲/扬我党旗纱。”这首发表于《诗刊》上的《水调歌头》歌领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14、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D.遵义会议召开——确定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15、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标志性的会议召开了,为躲避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这个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6、“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17、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的压力,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日本的长处,审视中国的内部问题。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C.仿效日本变法强图 D.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18、“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第一个将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五四运动
19、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一观点( )
A.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B.加速维新变法的实施
C.传播暴力革命的主张
D.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20、太平天国运动中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地方武装力量湘军头目是
A.李鸿章 B.琦善 C.聂士成 D.曾国藩
21、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2、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3、从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_____”的洋务运动。
24、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5、1864年夏,湘军冲入城内。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6、开国大典时,西藏地方领袖之一班禅_______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27、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 民族振兴、_____。
28、洪仁玕的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29、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创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0、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紫云《亚鲁王》列入______遗产名录,对紫云苗族文化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1、“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提出者是谁?它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32、根据下面图片,分析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3、土地改革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4、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也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十年。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模范人物。下列图片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2)历史事件包含背景、过程、影响等诸多要素。阅读表中的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历史事作 | 历史叙述 | 要素 |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实施 | 1952年逐步建立起一批民族自治地方,组成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后来依照不同情况和条件,将民族民主联合政府逐步改建为自治州、自治县…… |
|
新中国成立时,民族工作面临的局面极其复杂。当时除汉族外,全国55个少数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街,政治制度和政权形 式也很复杂。 |
|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少数民族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文化教育水平持续提高。 |
|
(3)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___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