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A.申报
B.大公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2、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间是
A. 2014年
B. 2015年
C. 2016年
D. 2017年
3、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改革开放的进行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在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历史进程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④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④③②①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是北伐战争开始的标志
B.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指
A.广州
B.深圳
C.上海
D.海南
7、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进行北伐和西征
C.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D.分封诸王
8、英国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的恶例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9、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召开于( )
A.1954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60年
10、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C.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D.天皇大权独揽
11、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2、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张之洞
D.陈独秀
1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哪项措施体现了梁启超强调的内容( )
A.创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科举制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14、马关条约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150万平方公里 C.获得赔款2万两 D.开放天津
15、西藏解放以来,国家向西藏地区拨付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大力支持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6、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另一个是( )
A.烟台
B.青岛
C.厦门
D.苏州
17、19世纪60至70年代,插手我国新疆地区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是 ( )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英国、俄国 D. 美国、俄国
18、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社会生活变化
B.纺织技术改进
C.民族工业发展
D.交通工具革新
19、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0、我国导弹部队已装备的射程最远的导弹是( )
A. 近程导弹 B. 中程导弹 C. 远程导弹 D. 洲际导弹
21、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1) | 平均地权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2)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4) | 农业合作化 | ▲ (5)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6)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7) |
2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__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47年夏,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_。
23、_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5、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6、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7、下图名称是______
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式的标志是________
29、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_____”的照会。
30、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事件是___________。
3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2021年3月30日,“舰证中山魂——孙中山与中山舰事迹特展”在“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开幕。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简单概括孙中山的重大革命活动。
3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爆发于哪一年?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是谁?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3、简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34、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史,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995年,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材料四: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研发高科技,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革命影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