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指的是
A.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B.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3、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极大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习近平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
③南方谈话
④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③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4、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6、从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石油全部自给
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③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19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黄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建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8、如图所示数据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我国( )
A.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C.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9、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台湾岛
D.澎湖列岛
10、小陈想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他应该到(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11、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1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护国军力量强大
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北洋军阀的分裂
13、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老太”。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怀疑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14、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开天津为商埠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德两国为帮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5、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解放战争胜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新中国的成立
16、对下图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
A.此事件发生于英法联军进犯北京之际
B.太后西逃途中,下令镇压义和团运动
C.太后西逃途中,决定利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太后回京后,签订了《北京条约》
17、下图是晋察冀边区军政机构发布的有关土地改革的联合布告,它发布于( )
A.1936年
B.1937年
C.1946年
D.1947年
1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的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到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同毛泽东和周恩来会面,开创了……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指的是(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这次会议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千人大会
D.中共十二大
20、“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材料说明(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门户开始被列强打开
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D.列强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21、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两省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 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2、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________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23、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24、(1) 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_________,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2)冼星海创作的音乐作品_________,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25、填空题:
(1)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的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1年,________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自治制度。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
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6、(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以(_____)为国旗。
(2)(_____)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
(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_____)之间的矛盾。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交接入列;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_)大战区,构建起了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15年,(_____)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7、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结合有关知识填充下表空白处。
提示语 | 会议(事件)名称 |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国共合作,以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为目标 |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
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
(2)填充下表空白处。
对革命 道路的 探索 | 苏俄(联):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发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 包围 ,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28、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9、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_____)(派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_____)任北伐军总司令。
30、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________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31、仔细观察下图后回答:
(1)图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谁?
(2)他所写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民生问题,曾多次调整农村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政策措施分别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次失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4)通过对我国农村政策的了解,谈谈你对国家的政策改革有什么认识?
33、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阅读下列“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大事年表简表”,回答问题。
中共党史若干大事简表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23日 |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
1924年-1927年 | 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
1927年8月1日 | 南昌起义 |
1927年10月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1934年10月 | 中共中央于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
1935年1月 | 遵义会议召开 |
1937-1945年 | 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①______战争 |
1945年8月 |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
1946-1949年 | 人民解放战争 |
1949年10月1日 | ②______成立 |
1950年 | 土地改革运动与抗美援朝开始 |
1956年 | ③______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56年-01976年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1978年12月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997年 | 中共十五大召开 |
2018年 | 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共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表格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谁?他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正确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请指出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明确规定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新的理论成果。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请你指出其中重要的一次并概述其伟大意义。
(6)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认识?
3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根据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_____ B.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4)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