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岳飞 D. 关天培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在哪一次运动中创办的?
A.辛亥不命 B.洋务运动 C.戊戊变法 D.新文化运动
4、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
C.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5、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繁荣的封建文化更是引领世界文明进程。但近代中国落伍了。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内外原因有
①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列强的侵略与掠夺 ③封建统治者封闭保守、固步自封 ④ 中华民族创新源泉枯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农民可以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地主的剥削了,因为这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地主阶级在中国被消灭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抗美援朝后
D.土地改革后
7、1895年春,清政府派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描述的是《马关条约》的( )
A.背景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8、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经过改良的旗袍,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材料中旗袍的演变体现( )
A.政治法令改变社会习俗
B.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C.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0、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1、“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C.八国联军进攻北京 D.太平天国攻占南京
12、2001年,国家将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 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 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 参与研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3、1956年召开八大,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没有建立起来
14、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评论的是,中国(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B.“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
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行
D.“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15、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下列从史实中得出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 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中,便于后期革命活动的开展 |
B | 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书籍 | 这些著作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 |
C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废除跪拜礼,剪除男子发辫,在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 |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 |
D |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 宋案加速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伐,成为护国战争的导火线 |
A.A
B.B
C.C
D.D
16、1915年12月22日晚10时,省府重要文武官员39人集中于五华山光复楼都督府,举行秘密会议,由唐继尧主持歃血为盟,誓言拥护共和,兴师起义,誓灭国贼,万苦干难,舍命不渝。随后,原云南都督蔡锷与李烈钧、唐继尧等发表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其目的是
A.反对帝制复辟
B.阻止军阀混战
C.抗击日本侵华
D.实现东北易帜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白银4.5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8、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的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D.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20、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乒乓球运动交流密切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22、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23、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_______结束,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26、图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建立何种政治制度?
(2)图2人物人物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又是什么?
(3)图3杂志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27、1853年太平军攻占______,建立太平天国。
28、1895年,________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请求变法维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
29、写出相对应的思想理论名称。
(1)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2)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0、填空题:
1.1862年,洋务派兴办的 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 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3.《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32、我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意义?
33、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北京首先发生了爱国示威运动,惩罚了卖国贼,各地纷起响应。……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激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了。
——《吴玉章回忆录》
(1)材料一中“爱国示威运动”是指哪一运动?如何理解这个运动使“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了”?
材料二 许多人在最初只是抱着一种空泛理想:现有这个恶浊的社会必须改造,应该建立起一个新社会来。但是,旧社会应该怎样改造?将要建立的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对这些他们又往往感到茫然,或者只有一些朦胧的、笼统的设想。……我们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当时也只听说苏联是没有阶级、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先后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个恶浊的社会”形成的原因。“中华民族的新希望”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近代以来,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无数先进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3)读材料,说说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时代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