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2、孝文帝说:“人主患不能处心公平,推诚于物。能是二者,则胡、越之人皆可使为兄弟矣。”为此他身体力行;江南人士亦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指北魏)”之叹。孝文帝的做法(  )

    A.使北魏政权得以建立

    B.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完成了南北统一

  • 3、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如下表格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石达开出走

    B.定都天京

    C.颁布《资政新篇》

    D.浦口、三河大捷

  • 4、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       

    A.近代史的开端

    B.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5、1936年在《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张学良杨虎城实际行动是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6、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7、下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的代号是:

    A.A

    B.B

    C.C

    D.D

  • 8、“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 9、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 10、回顾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 11、下图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

    A. 长征1号

    B. 探索者1号

    C. 神舟1号

    D. 东方红1号

  • 12、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近代历史上,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

    C.中华民族积极抗战

    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

  •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 14、某同学通过云展览参观了“京师同文馆旧址、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搜集了“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的诏书”。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

    B.清朝科举制度的变化

    C.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1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16、1956年,党提出的发展文艺事业的方针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两个凡是”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17、2021年5月22日,一位伟人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杨利伟

    D.袁隆平

  • 18、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邦道

  • 19、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笔手书《黄埔军官学校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三民主义”的内容不包括(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创立合众政府

  • 20、“务望全国官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这段话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B.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C.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

    D.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地点)召开。

  • 22、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目前我们建设强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正能量。结合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1)铁人  

    (2)解放军的好战士  

    (3)党的好干部  

  • 23、《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 24、在下图中填:

    A.苏州

    B.重庆

    回答: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

  • 25、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迫。

  • 26、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27、观察下图,将代表下列地区的字母代码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A.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B.1949年9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 28、签订: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 29、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

  • 30、《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2、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进步的历史意义?

  • 3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材料三:1930年1月,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答了对“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基本思想。

    材料四: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重大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提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

    (4)材料四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重大会议指什么会议?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地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