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示法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抗争与探索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如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促使a到b段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的调整
D.三大改造完成
3、“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
A.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日战争
B.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
D.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A. 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 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 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5、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定新政府的市政纲领”。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协商准备召开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遵义会议
6、下面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西藏和平解放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
A.民族团结
B.经济发展
C.祖国统一
D.大国外交
7、下图留下的残垣断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也将两个强盗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个强盗是
A. 美国和日本 B. 日本和德国
C. 英国和法国 D. 英国和俄国
8、下列关于第一次亚非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
B.第一次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参加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
9、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湖南籍历史人物与其历史活动及影响搭配错误的一组为( )
A.曾国藩——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B.左宗棠——收复新疆功臣
C.蔡锷——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D.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10、甲午战争签订后,《国闻报》《时务报》等纷纷号召国人变法维新、图强保种。下列选项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结与国之欢心”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青蒿一握,水二升…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人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以上“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最适合授予( )
A.袁隆平
B.王大珩
C.王淦昌
D.屠呦呦
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13、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复兴之路解说词》)这件事又一次见证了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维新变法运动不可行
C.封建制度的腐朽
D.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
14、“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反侵略反封建
C. 发展民族工业 D. 推翻军阀统治
15、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建党伟业
B.长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岁月
16、2021年 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精准扶贫"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
A.创新
B.开放
C.共享
D.绿色
17、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的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虎门条约》
18、“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 )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立宪派的观点
19、对如下图剪纸表达的主题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同时进行
B.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C.台儿庄战役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D.国共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20、“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跃。”这场改革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成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
(3)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2、(1)《天津条约》签订后增加开放的通商口岸①处是________;《马关条约》签订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处是________
(2)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________5月4日,北京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4)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取得的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取得________战役的胜利,成功解放了东北全境。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_》;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歌——
(2)1950年派兵侵略朝鲜的国家——
(3)香港、澳门是在哪一伟大构想下回归的——
(4)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25、根据下列三幅人物图信息,进行填空。
(1)图一的人物是____,他全面筹划的变法是____。
(2)图二的人物是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
(3)图三的人物是____,他发起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____。
26、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 焦裕禄 ②雷锋 ③王进喜 ④袁隆平 ⑤邓稼先
⑥邱少云 ⑦黄继光 ⑧刘少奇 ⑨阿沛·阿旺晋美 ⑩毛泽东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这一年雪域高原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西藏人民从此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以_____为首席代表的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抵京谈判。”
(3)1950年,抗美援朝中,战斗英雄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验收前赴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4)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解放军好战士”_____等先进人物。
(5)文革中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6)杂交水稻之父是_____ ,“两弹元勋”是_____。
27、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成功的( )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8、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和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29、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3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31、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1)为改变建国初期贫穷落后现象,我国在1953制定了什么计划?
【制度确立】
(2)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探索失误】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些严重失误?
【拨乱反正】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以史为鉴】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3、(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2)参加国有多少个?掌握巴黎和会会议主导权的是那些国家?
(3)这次会议后签订了哪份合约?
34、某校以歌曲中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现收录几首歌曲,请你帮忙解说。
歌词一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驱散乌云见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
歌词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提到的“中国命运自己主宰”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民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对西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其发生在哪一年?
(3)歌词三中的“老人”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老人”?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