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收复新疆做出重要贡献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陈化成 B.左宗棠 C.左宝贵 D.关天培
2、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说的( )
A. 刘光第 B. 谭嗣同 C. 杨锐 D. 康广仁
4、据统计,1898年前上海编译西学书籍434种,占国内77.4%;1896-1911年上海的报刊达110种,数量之多为其他城市所不及。西学书籍的发行、近代报刊的创办、新式学堂的普及,各种大众化、民间化的文化传播载体大量涌现。这说明近代上海( )
①文化传播以中学为主 ②地处东方和西方文化冲撞的前沿
③文化市场多元荟萃 ④成了新思想、新观众交汇碰撞的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中国革命的“这个变动”开始于(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7、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下列关于这次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太平天国的兴起威胁到英国的权益
B.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8、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中国内地反应是严厉批评这项条约。许多学者指责李鸿章父子卖国自保,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批准,数百名汇集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清廷,请求清帝废除条约,迁都内地,继续战斗。这一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0、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
C. 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D. 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
11、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作出此判断主要是由于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东北已经全境解放 D.国民党的主力本基本上被消灭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3、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 )
A. B.
C.
D.
14、申纪兰是全国唯一参加过一至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化石”。当25岁的申纪兰首次出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时,她为以下哪一决议投出了赞成票( )
A.将北平改为北京
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5、“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
A.护国战争的发展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工农运动的高涨
D.北洋政府的覆灭
16、从下列哪部作品中可以获得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
A.天方夜谭 B.俄狄浦斯王 C.马可波罗行记 D.荷马史诗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儒略历
D.《战争与和平》
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②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③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由此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起义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1、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2、达.伽马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
错误: 改正:
23、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27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
25、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多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规模最大。
26、1912年3月,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27、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___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___年。
28、《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一是创建________,二是进行________,基本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当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_的胜利。由此可见,国共关系的启示: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纲领---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四天大屠杀的地点---
(3)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1、
(1)此人是 ;
(2)掀起 运动;中共一大时,党的中央局
32、科技发展与创新改革推动时代的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中国古代文明科技)
材料一:“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韩非子》中,有一句“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意思很明确,国君是靠司南定方位的。怎么定呢?东汉王充《论衡》有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学界可没少花气力,文字学、训诂学、版本学、模拟复原试验等等,近几年终于有了比较大的突破。
(1)材料一中的发明,在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应用于航海?在探寻新航路时期,它被应用于远洋航海后,它叫作什么?
材料二: 在明朝时期,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工业技术等创作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材料二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西方近代文明科技)
材料三: 这次革命率先开始于棉纺织工业,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了新的动力,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这次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新。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革命后让人们步入什么时代?
材料四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成就。在同时期,各国科学家都发明了与电力有关的发明,人们开始步入“电气时代。”
(4)使人们步入“电气时代”是哪次革命?请列举一例这时期发明的跟电有关的发明。
(5)在这次革命中出现了新的应用动力技术是?
材料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7)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如何理解“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
33、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34、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了一场场“救治行动”,开启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寻医问道)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其中“自我疗伤”与“温药慢治”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有何异同?
(深究病理)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提出什么救治口号?
(聚焦疗效)
(3)“猛药重治”收到的疗效有哪些?
(良方会诊)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5)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