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全面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学习第一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侵略与抗争 B.帝国的彷徨 C.近代化的起步 D.王朝的振兴
3、古希腊时期无论是在文化雕刻等方面,还是在政治制度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以下人物中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4、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维新派创办的《国闻报》
D.影视作品“公车上书”的片段
5、它掀起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被毛泽东称作“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人们生活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吃得健康,少年儿童从有学上到要上好学……但这些理想追求与当前社会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反映了( )
A.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B.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享乐奢靡之风盛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里召开。( )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南京
8、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出发,开始第一次跨出国境协助英国等盟国作战的行动。如果为他们配备一张地图,最应该是
A.缅甸地图 B.英国地图 C.苏联地图 D.日本地图
9、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
B.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0、1935年底,严峻的形势让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A. 民主、科学 B.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1、参考如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
1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人民当家作主
13、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14、媒体报道:济南军区叶挺独立团把团队的优良传统、历史荣誉、经典战例等,制成展板、谱成歌曲、拍成DV、做成动画,使官兵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催生战斗精神。追溯历史,“叶挺独立团”“历史荣誉”的起点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15、某纪念馆为了进行红色革命教育,推出了“历史性决策”、“起义的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军旗升起的地方”系列展览。该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6、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7、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最可爱的人”是( )
①焦裕禄 ②黄继光 ③王进喜 ④邱少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1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
A.西欧封建文化运动 B.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C.欧洲文学创作运动 D.复兴古希腊古罗马
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权利法案》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在助于学习历史。下面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推翻军阀,打倒列强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团结抗战,驱逐倭寇 D.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21、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22、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____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3、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提出了____和_____的口号。
24、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25、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________年。
26、结果:________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__________,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__________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7、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8、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_______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的_______(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9、“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这一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
D. 日本割占台湾
30、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31、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畅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绘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实现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遵循什么战略布局?
32、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①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②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③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20世纪八十年代某地的两首歌谣:“说可怜,道可怜,最苦要数六零年,萝卜叶子做饭吃,芥菜叶子当油盐”;“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材料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的歌谣中,八十年代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密切相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针对企业“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写出这条“中国道路”的名称。
(4)当下在“中国道路”的征程中,正在践行着怎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