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石嘴山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世纪90年代,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飞跃的龙头是(  )

    A. 上海浦东新区   B. 珠江三角洲   C. 重庆   D. 海南岛经济特区

     

  • 2、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 年说、1937 年说、1939 年说。提出“1931 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 年日军占领南京

    B.1931 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C.1931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D.1931 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3、下边照片是某同学在网上搜集到的1945年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次宴会上的照片,此照片印证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 4、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鸦片走私 C.虎门销烟 D.火烧圆明园

  • 5、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 6、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边两幅图片,他探究的应是( )

    A.古埃及文明成就

    B.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C.古印度文明成就

    D.古希腊文明成就

  •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哪个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A. 英国

    B. 沙俄

    C. 法国

    D. 日本

  • 9、美国学者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他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 1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君主立宪

    B.三民主义

    C.自强求富

    D.民主共和

  • 12、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有( )

    A.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 制造旅顺屠杀惨案

    C. 割占澎湖列岛   D.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13、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朱德

    B. 贺龙

    C. 叶挺

    D. 陈毅

     

  • 14、1956年宋庆龄给毛泽东写的信道:“我们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业许下长期共存,保障工商业者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前言了吗?”可见宋庆龄(       

    A.认可三大改造的实行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提出质疑

    C.完全否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后悔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15、“拆铁道,拔线杆,……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个揭贴描写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16、“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以上材料叙述的是(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秋收起义

  • 1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自然经济解体

    B. 领土主权破坏

    C. 关税自主权丧失

    D.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发起的自救运动

    C.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D. 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 19、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起越来越亚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B.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C.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 20、近几年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栏目比较火爆,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以下是主持人展示给选手的一道历史题目,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为( )

    A.同盟会 B.兴中会 C.民进党 D.共产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_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指挥:___________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22、1950年~1952年,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了土地主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 23、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4、观察图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方框内______

     

    图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A.五四运动爆发地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在地

     

  • 25、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

  • 26、实行()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7、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_____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_、社会化发展,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28、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 29、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30、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颁布________诏书,实行变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列强侵华战争与签订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3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3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些历史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封建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不彻底,东方文学被|否定,是中华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2)利用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新文化运动使封建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并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3)综合上述问题,写出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