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
B.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鸦片战争以来,不同阶级从不同角度对近代化进行探索,并提出不同的口号或主张,下列口号或主张的提出者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阶级的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图强
A.① B.② C.④ D.③
3、二十年前6月30日深夜,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徐徐降下,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割让香港岛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南京条约》
4、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 民国十二年 B. 民国十三年 C. 民国十四年 D. 民国十五年
5、《日落紫禁城》中描述: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在于(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6、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7、1947年,中共中央指出:“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采取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B.打土豪,分田地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8、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此判断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9、20世纪40年代,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
A.辽沈战役 B.武昌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0、这是这个民族爱国主义的自发运动,其目的是促使中国强大,不受外侮欺负,根除外国宗教,驱逐充满优越感的外国人。这描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威海卫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何时( )
A. 1853 B. 1856 C. 1851 D. 1860
12、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4、习近平在会见连战一行时,发表重要谈话。谈话中提到“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无论他之前做过什么,只要他现在愿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审视两岸关系,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A.坚决反对台独势力
B.不承诺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1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面人物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 )
①杨靖宇②黄继光③董存瑞④邱少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先后经过的地区是
A.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
B.乌蒙、五岭、金沙、大渡河、岷山
C.金沙、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D.大渡河、五岭、金沙、乌蒙、岷山
17、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 1894年 | 1905年 | 1912年 | 1913年 |
事件 | 成立兴中会 | 成立中国同盟会 |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发动“二次革命” |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章炳麟
18、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9、1947年《人民日报》报道:“太行山的翻身农民,听到蒋胡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消息,莫不愤怒填胸。他们一致喊出‘上前线保卫毛主席!保卫土地!’仅仅十余天的时间,已有数万青年涌上爱国自卫战争的战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抗战胜利提高了毛泽东的威信
B.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D.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统治
20、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1、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___________。解放区军民以___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___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___________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___________率领西北野战军军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役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___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___________,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2、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23、____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
24、“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25、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
2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2、歌声中的历史:唱响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
(2)你了解的“中华好儿女”有哪个?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3)“中国好儿女”赢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这一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3、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哪一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阐发为哪一思想,成为了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哪一城市宣誓就职,建立了哪一政府?
(3)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专制统治,孙中山先后于1913年和1915年号召发动了哪两次革命运动?
(4)写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点即可。
(5)你从历史伟人孙中山先生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优秀品质?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干涉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东北边境,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
材料二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尼克松l960年的演讲
材料三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
——尼克松1969年的演讲
材料四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与中国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