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台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8年是海南建省和建设经济特区30周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宜布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中,不包括

    A. 厦门.

    B. 珠海

    C. 宁波

    D. 汕头

  • 2、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是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 3、下图为韩婷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要点,以下最合适的主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4、1909 年 10 月 2 日,由詹天佑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这一消息最可能刊载在(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 5、“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当前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 6、祖国大陆获得了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华民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 7、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 )

    A. 投身辛亥革命   B. 参加南昌起义   C. 发动西安事变   D. 卢沟桥抗战

  • 8、鸦片战争后,英国舰队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城下之盟。这里的“城”指的是(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我们党从这里诞生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

    B.1921年7月

    C.1949年10月

    D.1927年8月

  • 10、下列属于袁世凯在历史上的主要罪恶活动的是( )

    ①迫使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制造“宋教仁案”  ③基本上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④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粵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太平天国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航海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其中,发现美洲的是(  )

    A. 达•伽马   B. 迪亚士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 13、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这一举动被民主人士称为“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表明毛泽东参加此次谈判的目的是(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C.结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D.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 14、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民报》 B.《知新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 15、拜占廷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帝国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6、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语言犀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是

    A.《子夜》

    B.《雷雨》

    C.《骆驼祥子》

    D.《狂人日记》

  • 17、某博物馆举办图片展,请依据以下图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B.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

    C.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D.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军换新颜

  • 18、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的报刊是(     

    A.《国闻报》

    B.《民报》

    C.《新青年》

    D.《青年杂志》

  • 19、“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就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位老兵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20、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结果:中国军队经过拼死抵抗,击退日军,最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____,获得会战胜利。

     

  • 22、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 24、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______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 26、_____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并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____”的方针。该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 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 29、民族英雄是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

    (1)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壮烈牺牲。他是___________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是赞美他带领清军收复新疆,他是__________

  • 30、从历史分期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   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写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名称。制定并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什么?

    (3)写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颁布的法律文件三例。

    (4)回顾中国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哪次会议?此会议通过了以什么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2)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伟人与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什么新纪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新中国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国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33、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文件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1982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其核心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 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李大钊此时在宣传什么思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