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论周恩来:“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这可能发生在哪一次会议或活动上?(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上海APEC大会
2、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是( )
A. 发动护法运动 B. 与共产党合作 C. 建立黄埔军校 D. 发动北伐战争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 一月风暴 B. 二月逆流 C. 四五运动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掀起的护国战争首先爆发在
A.江西
B.四川
C.云南
D.北京
5、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国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感动…… ” 胡兆森所回忆的史时发生于
A. 中共一大期间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 中共七大期间
6、下列文学艺术家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深深爱国之情的有
①鲁迅
②徐悲鸿
③聂耳
④冼星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法、美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由此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英法趁火打劫,攫取在华利益 D.清政府腐败无能
8、一般来说,史料分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以作为直接研究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①《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原件②《中葡联合声明》原件
③《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场景④香港、澳门回归倒计时图片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通过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获得许多在华特权。获得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虎门条约》
10、咏史诗是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清代杨昌浚曾写过一首绝句《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其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恭诵左公”主要是因为他(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筹建海军
D.“公车上书”
11、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罗马
D.古代希腊
12、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各地人民群众随军支援前线,先后支援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 D.解放军作战英勇
13、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洋务运动
14、图片是浓缩的历史。下面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虎门条约》
16、下表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一书的目录节选。由此可知( )
第一节 | 安徽四川引领农村经济改革兴起 |
第二节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权”试点 |
第三节 | 兴办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突破口 |
第四节 | 贯彻新“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
A.改革开放在“大胆试验”中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C.兴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D.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17、“处在中国对外战略格局中的前哨阵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它的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特别行政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8、下图出现在某一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这一示意图揭示了(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淮海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②
20、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返映出这一阶段( )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内地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在我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是________。
22、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是《_______》。
23、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火烧________三天三夜。
24、1935年召开的______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了______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6、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____战役,歼灭了大量敌军。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7、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28、结果:___________。
29、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 |
经济 | 鼓励________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
文化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________ |
军事 | 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 |
30、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________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____________的团体;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向____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3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请回答:
(1)《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是什么?
(2)解放区的土改总路线是什么?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什么作用?
3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请分别写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的标志。
(2)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请各写一例两个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名称。
(3)写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谈谈你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33、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代政府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藏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
(1)藏族在唐朝时被称为什么?
(2)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哪个朝代?
(3)清朝时册封的西藏喇嘛教两位最高首领叫什么?
(4)为确定喇嘛教活佛人选制定了什么制度?
34、(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是由哪一事件拉开序幕的? 结果如何?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中国在深化改革,请你就当前中国的改革提出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