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黄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三角贸易”的主要内容是( )

    A.黑人奴隶 B.金银制品 C.棉花、烟草 D.矿产原料

  • 2、革命的理论思想是指导革命行动的指南,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 3、图所示的会议制度,到200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了出现了

    A.50 B.51   C.52   D.53

     

  • 4、“清朝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全国激起了变法的声音,终于在1898年进行了一次变法,我们书上讲,由于慈禧的阻挠导致这次变法的失败,那么假如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不进行阻挠的话。戊戍变法可以成功吗?“根据历史知识,以下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B. 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

    D. 改革变法的措施推行不当

  • 5、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在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D.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 6、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实现

    C

    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A

    B.B

    C.C

    D.D

  • 7、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②国民大革命;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新中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     

    A.地主减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走合作化道路

    D.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 9、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打乱了散人"追剿"计划的是

    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飞夺泸定桥 D.渡过金沙江

  • 10、《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于2018年2月25日公布。实际上,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至今,中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材料中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11、□□□□之前国民意识模糊,清朝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说“我们大清怎么怎么样”,百姓自觉地把自己隶属于某一个朝代。而这场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 12、小明同学在课前预习时,记录了“战略转移”、“生死攸关”、“四渡赤水”等关键词。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他最有可能用到的历史地图是(  )

    A.

    B.

    C.

    D.

  • 13、下列太平天国的相关活动,能够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军进行北伐与西征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 14、某同学通过云展览参观了“京师同文馆旧址、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搜集了“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的诏书”。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

    B.清朝科举制度的变化

    C.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15、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 16、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 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还我青岛”

  • 17、下图为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农民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扇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能不大呢?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8、“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上述评论中“这里”,指的是

    A.井冈山 B.南昌 C.上海 D.庐山

  • 19、近代前期,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多以失败告终,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C.政府的决策妥否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 20、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____;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22、1992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_________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23、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

  • 24、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 2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占领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6、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8、口号:________

  • 29、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 30、下图人物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武汉会战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 3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33、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制是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通过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称为民主共和国或共和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共和制有议会和总统制等形式。

    材料二:失去满洲一专制,转而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不聊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任凭你像尧、舜那么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结合材料一,列举近代中国最早实行共和制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2)结合北洋军阀的统治谈谈你对“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的理解。

    (3)请列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的典型史实一例。

    (4)综上所述,你有何感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