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解放军打仗勇敢
B.国民党指挥失当
C.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中,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发展过程。这里“观念层面”相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下表为不同史料对黄海海战的记载。据此,能够被共同认定的史实为( )
出处 | 内容 |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 致远弹药尽,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
(日)浅野正恭《日清海战史》 |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吉野号欲与致远舰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致远舰冲向日舰时被击而沉
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割地
B. 开设工厂
C. 赔款
D. 划使馆界
5、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
B.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张之洞认为:“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之于铁。”为此,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7、“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最适合以上颁奖词的人是
A. 屠呦呦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8、“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歌描述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9、“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C.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10、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按照党的章程和革命需要,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从昨天走向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光明前程。中共二大最杰出的贡献在于(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C.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D.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1、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 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 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 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 D. 领导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12、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3、史学家蒋廷黼(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不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A.创建北洋水师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京师大学堂
14、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刘伯承所指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1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一《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 图二《马关条约》中新增的通商口岸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16、在近代史上,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
A.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B.实事求是、拼搏奉献
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18、新党主席郁慕明曾向黄花岗烈士墓敬献花圈,并在致祭后说,新党要通过祭奠先烈,“寻找中国人的浩然之气”。此“浩然之气”指
A.为变法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B.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C.为革命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D.为振兴民族工业不畏艰难的精神
19、1979年夏季,在日照地区南湖公社试行“以产定工、多劳多得、各计奖惩”的生产责任制。在此基础上,1981年,日照地区开始推行承包,承包形式有联产到组、到户、到劳力,1982年发展到“大包干”。日照地区的做法与当时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哪一措施相关( )
A.土地改革
B.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如果要拍摄一部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下列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壮国防实力,邓稼先研制原子弹
D.石油大会战,王进喜扬“铁人”
21、_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3、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_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4、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__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____________,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25、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6、同盟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①《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________制度。
③各种革命团体以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和光复会。
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成立的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_____的革命组织。
(3)成立的概况
①成立时间: 1905 年8月,
②主要组成成员: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③成立地点: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组织机构:选举________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⑥机关报:大会决定创立《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⑦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__。
(4)成立的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大批英雄人物,如黄继光、______。
28、召开: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______全国代表大会。
29、经过重庆谈判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
30、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国家。③推动了国际________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4)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5)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即解放战争时期)的严重后果。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直到抗战胜利,一共坚持了多少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1936年底,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是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列举抗战的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的名称
(5)列举在抗战中牺牲的国共两党最高的将领。
(6)列举在抗战中两个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三例)
(7)抗战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4、2016年1月8日下午,鄱阳二中八年级(2)班的历史课就中国近代以来战争的相关史实展开探究,请你一起参加以下问题并作答。
材料一: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激战,战争中,致远号勇往直前,在危急时刻,向敌舰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
材料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描述中国抗日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和日军厮杀了五个月。”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战役?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
(2)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的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的什么战役?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什么?中国抗战的胜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5)从两次战争的结果中,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