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作品《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曾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女主人公反对婚姻包办,追求自由恋爱。该故事反映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反对旧道德、旧文化
C.建设通俗的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海龄 B.林则徐 C.关天培 D.琦善
3、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其中“两位先生”是指( )
A.达尔文、赫胥黎
B.鲁迅、胡适
C.马克思、恩格斯
D.民主、科学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
A.使中国走上强兵富国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将外国商品排除出中国市场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②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信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了谈话。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9、列举复习提纲,是复习历史知识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小强同学列举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①中国梦宏伟蓝图②“四个全面”战略布备 ③新发展理念④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D.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0、1957年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是
A. 南京长江大桥
B. 宝成铁路
C. 武汉长江大桥
D. 鹰厦铁路
1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 )
A.西安 B.重庆 C.洛阳 D.武汉
12、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侯德榜
B. 卢作孚
C. 荣氏兄弟
D. 张謇
13、要考证近代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下列地方应选( )
A.卢沟桥 B.圆明园 C.大观园 D.虎门
14、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下列史实印证了林则徐担忧的是( )
A.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打开了中国国门 B. 香港岛被英国占领150多年
C. 俄国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日本占了台湾
15、1948年12月,海伦县姚家屯隋海山一家获得政府分给的土地37.1亩。这主要得益于
A.《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双十协定”的签署
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16、它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从落后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并在2012年荣登“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它是(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17、1953年,为了便于讨论《宪法(草案)》初稿,毛泽东列出一份参考文献目录(如表所示)。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文献来源 | 文献名称 |
中国 | 1913年《天坛先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 |
外国 | 1936年苏联《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 |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注重动员社会各界充分参与
C.主要借鉴欧美国家法制思想
D.着眼于借鉴不同类型的宪法
18、“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补益)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逼蒋抗日
B.反蒋抗日
C.增强国力
D.拥兵自重
19、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 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 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 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B.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C.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21、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2、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23、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__________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4、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跶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5、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经过: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___________→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___________→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翻雪山→___________→突破腊子口→___________年10月到达陕北___________→1936年10月___________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课本P60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党的历史上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艰险、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8、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图一、二人物领导了_______。
(2)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他在 _____(地点)领导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
(3)图四的人物发起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________ 。这次运动中两大口号是 ______ 和 ______。这次运动为随后爆发的 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9、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日最庞大、主权表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这一条约是在____战争后签订的,该战争发生在1900年。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次运动?两次运动最大区别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针对一条措施回答即可)
33、想一想: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34、阅读材料:
材料一:
时间 | 5月大事记 |
4日 | 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干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
5日 | 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
8日 | 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
9日 | 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
10日 | 32名学生受审 |
13日 | 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
14日 | 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
19日 | 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
20日 | 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
材料二历史学家指出: ..... (此次)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方力量的威力。”
请回答:
(1)材科一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儒家学说是中国化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你认为我们今天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