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的眼里,中国人是野蛮的,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在( )
A.瑞金 B.延安 C.西柏坡 D.井冈山
3、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为示范单位,这是因为同仁堂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了(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
D.政企分开
4、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共进会
D.同盟会
5、下侧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开始于(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7、“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参加并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徐州会战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
8、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实施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不属于此次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巩固了人民政权
10、下面两本连环画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国近代为反抗列强侵略进行英勇斗争的民族英雄。他们是
A. 林则徐、关天培 B. 陈化成、邓世昌 C. 林则徐、邓世昌 D. 关天培、陈化成
1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对外开放脚步的进一步加快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12、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的文件是
A. 《国共合作宣言》
B. 《双十协定》
C. 《共同纲领》
D. 都不是
1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征服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加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北洋军阀加重人民负担
B.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天下大乱
C.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大增
D.北洋军阀相互侵轧
1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护国战争期间
1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开国大典
16、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17、在毛泽东所作的《长征》一诗中,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指
A. 中央红军
B. 全体工农红军
C. 红一、二、三方面军
D. 红一、二、四方面军
18、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示意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是
A.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B.武汉都曾经是两场革命的中心
C.都是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开展的
D.都推翻了当时的全国反动政权
19、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赶走了外国侵略势力
C.实现了民族独立富强
D.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2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 实业救国 B. 民主科学 C. 新三民主义 D. 三民主义
2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产生;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
22、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领导的_______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_,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3、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4、《新青年》的创办者是________
25、____年6月,光绪帝颁布“____”诏,宣布变法,这场变法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为____。
2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1839年中国人民的禁烟壮举--______。
(2)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______。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______。
(4)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而进行的战争--______。
27、_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8、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请写出下列领导同志为核心的思想或理论成果。
(1)毛泽东―________
(2)邓小平―________
(3)江泽民―________
(4)胡锦涛—________
(5)习近平―________
30、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并解答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广州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经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5)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去了哪里?
(6)从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
3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源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33、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见证了地主阶级哪一探索活动?
(3)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以及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名称。
(5)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6)对上海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
34、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材料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
(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