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被誉为
A.党的好干部
B.解放军好战士
C.最可爱的人
D.最美奋斗者
2、一百多年前到北京参加应试的举人们以其惊人之举,展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使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这一事件是( )
A.兴中会的建立
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中外纪闻》的创办
3、根据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C.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军队
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了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D.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5、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这里的“它”是指
A.强学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6、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华北危机
7、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8、《剑桥中国晚清史》一书中指出:“先在1898年,然后又在1899年,英国驻华盛顿公使提请美国国务院联合发起一个在中国实现商业机会均等的运动。”这里的“运动”指的是( )
A.瓜分中国狂潮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D.签订一系列条约
9、下列三幅图的共同主题是( )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址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A.国共合作
B.国共对立
C.近代化早期探索
D.旧民主主义革命
10、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D.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1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A. 平等、团结、繁荣、和谐
B. 平等、团结、互助、繁荣
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平等、发展、互助、和谐
12、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
A.井冈山胜利会师
B.彻底粉碎国民党围剿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双十协定》的签定
13、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影响,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是( )
A.帕特农神庙
B.大竞技场
C.凯旋门
D.圆明园
1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开始扭转主要得益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5、中国(北京)首届华佗文化节于2011年5月18日在北京正式开幕,文化节集中展示传统中医精华和中医优秀成果,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华佗”成为中医的形象大使。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A. 甲午战争
B. 洋务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17、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 南京解放 B.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C. 开国大典 D. 西藏和平解放
18、中国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万家岭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9、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20、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______》,使外国商船和军舰获得了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 )
23、(1)1949年(_____)月(_____)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年开始执行;到1956年底(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_____)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经济体制。
(5)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_____)推进;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人物是______,他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2)图二人物是______,他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是______。
(3)图三人物是康有为,他领导了______。
(4)图四人物是______,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下的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______。
25、___________,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6、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跨世纪战略。
27、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28、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局部),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广州
B、《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的岛屿: 香港岛
C、《马关条约》中被迫割让的岛屿: 台湾岛
29、相关链接题。
(1)1839年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事件:____________。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纵火烧毁圆明园的军队:____________。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____________。
(5)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者:____________。
30、1894年中日黄海激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壮烈殉国;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______运动的序幕。
31、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32、三大改造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中对三个行业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的?
(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3、1840年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哪场战争之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4)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化第一次努力指什么事件?“自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强”他们具体做法是什么?请列举一个事例说明。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们把思想付诸实践的事件名称是什么?
(3)以上两个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也就是在学习西方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早期尝试。请你试分析这两个事件在学习西方的方向上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