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雄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阳泉狮垴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战役的指挥者是

    A. 贺龙

    B. 彭德怀

    C. 朱德

    D. 毛泽东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下面题目

  • 2、战争在中国古代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汉营楚歌四起——垓下之战刘邦溃败

    B. 袁军不习水性——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

    C. 曹军士兵众多——赤壁之战中曹军大胜

    D. 前秦军心涣散——淝水之战后北方混战

  • 3、这一运动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一运动是(       

    A.林则徐禁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 4、使团乘坐那么多的船只远道而来,中国人见了一定非常得意,因为长幡上用中文写着几个大字:“英吉利贡使”。无论在旗上还是在英使提供的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吏都把礼——“礼物”改为贡——“贡物”。“礼”改为“贡”折射出(     

    A.两种文明的差异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民族融合的深入

    D.对外开放的实行

  • 5、下列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变迁,描述错误的是

    A.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B.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现在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D.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二,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6、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 魏源   B. 严复

    C. 鲁迅   D. 陈独秀

  • 7、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A.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C.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 8、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C.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良机 D.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 9、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10、改革开放以来,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

    A.人民健康水平在下降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 1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指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都是

    A.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B.1949年南京解放

    C.1945年抗战胜利 D.1947年土地改革

  • 1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A. 人民公社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大跃进

  • 1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的部分内容。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写作形式,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相关(  )

    A.《敬告青年》

    B.《变法通议》

    C.《文学改良刍议》

    D.《猛回头》

  • 14、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秦朝结束战国割据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

    B

    修建阿房宫

    陈胜、吴广起义

    C

    汉初匈奴强大

    采取和亲政策

    D

    西汉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

    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A. A   B. B   C. C   D. D

  • 15、近代时期,外国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大规模波及湖北省境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16、哪一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九运动

  • 17、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

  • 18、34岁的许家印扔掉“铁饭碗”南下广东;28岁的马云借钱开始创业;王石笃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国运兴衰,个人沉浮,从未像1992年,捆绑得如此紧密。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D.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 19、与“创建兴中会”“当选为中国同盟会总理”“提出三民主义”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A.邹容

    B.章炳麟

    C.黄兴

    D.孙中山

  • 20、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而俄国志在用其他条约获得中国东北的领土;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额的赔款。这一“协议”指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铁人”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

  • 22、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 23、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 24、______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______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 25、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     )、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 26、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 27、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用字母填出:  

    A.台湾岛   B.广州

    18,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用字母填出:

    A、武昌   B、上海 C、北京

  • 28、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9、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②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它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 3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为了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 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32、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的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898 年某变法令的内容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四: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从其纲领来看,该革命组织性质如何?它是何时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变法令的发布者是谁?该法令的发布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文献?此文献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四这一段话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充分体现了其怎样的性质?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