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关天培
D.丁汝昌
2、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由,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其依据来自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双百”是指
A.“百花齐放”“百业并举”
B.“百花齐放”“百艺并兴”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百文共赏”“百家争鸣”
4、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实行土地改革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5、在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省份是(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6、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下列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8、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9、下列对于军阀混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军阀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扶植 B. 主要有奉系、皖系、直系
C. 掌握北京实权的是曹琨和冯国璋 D.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0、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 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①③
11、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面事件与山西都有关的一组是( )
A.平型关大捷中共七大
B.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
C.百团大战渡江作战
D.太原会战百团大战
12、学校为纪念五四运动,计划于5月4日开展“无奋斗·不青春”系列主题活动,八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绘制手抄报参加活动,下列选项中可能出现在手抄报中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暂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帝制,拥护共和
1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下图中一位清代名将。与图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收复新疆 ②签订《马关条约》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右图是八年级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学习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
背景: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目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过程: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15、在我国所取得的下列成就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大庆油田的建成
16、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
A.国会纵火案
B.墨索里尼上台
C.广田弘毅组阁
D.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
1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里的“圈”及“座座城”是指
A.经济特区
B.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9、抗战后期,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是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并于其后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抗日战争使( )
A.中华民族全面觉醒
B.民族独立得以实现
C.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指
A. 虎门硝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运动
21、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有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_________
(2)19世纪70年代边疆出现危机,率领清朝新式军队收复新疆是:_________
(3)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是: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_____
22、_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_________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23、主要内容
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________、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军事: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________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外交: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4、古都北京承载着更多的是历史记忆。
(1)近代西方列强攻入北京的侵略战争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895年发生在京师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_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5、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26、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7、将右边内容前的字母填入与之相匹配的左边人物前的括号内
屠呦呦( )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江泽民( ) | B.发表“南方谈话” |
周恩来( ) |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莫言( ) | D.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
邓小平( ) | E.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
28、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9、填空题: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 。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3.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 ”,揭开变法序幕。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 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30、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
31、今天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
(1)袁隆平培育成功的优质稻种是?
(2)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
(3)我国第一位成功升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4)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想
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3、问答题
(1)请你列举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二项)?
(2)从香港、澳门“回归”到“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的正确性?此方针内容是什么?这一方针最初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3)香港、澳门回归有何意义?
34、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因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所画的示意草图(A为出发地)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的四个地点。
(2)请你谈一谈中共中央在B地召开会议的时间、意义。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宣告结果”
——毛泽东
(4)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