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7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革命的希望”是指( )
A.护国战争的胜利
B.二次革命的爆发
C.人民军队的建立
D.武昌起义的成功
2、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日甲午战争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存放着一支朱德使用过的警用型德国毛瑟短管M96手枪,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枪”(如图)。与“第一枪”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4、如图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土地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5、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5月,一群北平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改革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6、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A.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B.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7、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打响 D.渡江作战
8、“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因此,洋务派官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大批(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新式学堂
D.新式海军
9、1895年,身居北京的居民可能看到的历史情景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戊戌变法
C. 公车上书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0、小李从家里找到一枚民国时的纪念币。纪念币上写有“民国三年铸”的字样。这枚纪念币铸造于公元
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1年
11、20世纪50年代,不少刚分到田地的农民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有的农民甚至半夜起来要出去看看自己新分到的土地;有的农民头一天分到了土地,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犁田。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当时
A.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C.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D.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
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马克思也给予这本书极高的评价,说它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本书就是西方最早的一本史书( )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俄狄浦斯王》
14、辛亥革命胜利后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利,革命派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不属于限制袁世凯的措施是( )
A.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B.提出新任大总统在南京就职
C.制定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清帝必须退位
15、下表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 飞腾公司 | 中华电视台 | 台湾电视台 |
影片或栏目 | 《跨过海峡》 | 《返乡探亲》 |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
A.调整“三不”政策
B.举行汪辜会谈
C.两岸实现“三通”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16、2018年7月13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时强调:“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17、李鸿章说:“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矢(开端)。”为此,李鸿章创办了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煤矿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18、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
C.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1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的创新政策是( )
A.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国有化政策
20、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A. 地圆说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相对论
D. 生物进化论
21、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消极________、积极________________。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________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2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______流域,公元前6纪,这一地区产生了佛教。
24、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广大人民分得了土地。
25、__________,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__________、_________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________ 、___________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26、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7、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____;1992年,邓小平____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8、无数仁人志士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 奋力抗击,直至战死。
(2)英军进攻吴淞,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 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3)黄海海战中, 毅然下令,开路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4)辽东半岛战役中,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5)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壮烈殉国。
29、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_____与民主。
3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______建立起来。
31、据图指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个商埠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哪里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有何重要意义?
(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崇尚民主,珍爱和平。全国抗战胜利后,为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伟大胜利。你认为这场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6)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3、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根据图1、图2,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2)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材料三:(红船留梦)1921年7月21日,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随后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条游船上完成了会议的最后议程。
(3)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会议?会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四:(生死攸关)1935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