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
为走救国之路,__A___再次上书;不做亡国之君,__B_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_C___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__D__慷慨就义。
A. A B. B C. C D. D
2、“口号”可以传递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列在一二·九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华北自治”
3、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烈下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A. 发电机 B. 内燃机 C. 电影机 D. 电灯
4、电影《我的1919》讲述了中国外交家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在此次会议上,顾维钧有理有据地向与会各国阐明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收回香港主权④收回青岛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分析数据变化是探究历史原因的有效途径之一。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3-1957年中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重及年平均增长速度变化表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完成
6、“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情景是哪方面变法法令的直接反映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文化教育方面
D.军事方面
7、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其中“维新之路”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19世纪中后期,列强加紧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出现危机。面对危机,清朝的爱国将领奋起抗争。下图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率兵入台,抵御日寇
B.出兵新疆,收复领土
C.临危受命,镇南关大捷
D.助越抗法,多次取胜
9、如图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遗址,造成圆明园被毁的罪魁祸首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者
C.八国联军
D.日本帝国主义
10、祖国统一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北平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
11、“帝制破除之后,虽有军阀专政,但他们仍混战不已,专制控制大大减弱,社会十分混乱,这种缺乏控制中心、大分化、大重组的社会状态为各种新思想、新观点的出现和争鸣提供了空间。”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发生的背景
B.发展的历程
C.开始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1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里的“近代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类人才
C.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D.建设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3、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人类的形成”一课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知识点一 | 人类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形成 |
知识点二 | 亚洲的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
知识点三 | 世界四大主要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
知识点四 | 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发展阶段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下图漫画中的家乡喜讯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C.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开始
15、历史评价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面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6、2018年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2016年以来第4个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的“友邦”,以上史实说明了
A.台湾地区经济逐年下滑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C.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D.一个中国的原则深入世界各国人民人心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B | 百日维新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 | 《定国是诏》 | 标志百日维新开始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 A
B. B
C. C
D. D
18、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因为这些革命家
A.反对毛泽东思想 B.批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
C.批判刘少奇 D.拥护“文化大革命”
19、“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20、《民报·发刊词》中说: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可见中国同盟会的首要任务是:( )
A.反帝反封建
B.发动武昌起义
C.创建国民党
D.平均地权
2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年成立,以这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但不久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窃取。
23、原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________发动侵华战争。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英勇的部队是____;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____。
26、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立“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原则”即九二共识,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和平统一、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__。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
(4)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______。
28、1949年1月,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9年初,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9、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30、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____________
31、写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2、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3、《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其中,熊代表 (国家),该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鹰代表 (国家),该国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从中国获得利益的?为什么?
(3)上述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在这一影响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发起了自救活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什么运动?
3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轰轰烈烈,英、美、法等国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此时才在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中,产生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些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材料三 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
材料四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少民族工业被迫迁入内地,在沦陷区或被日本“委托经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扩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陷于绝境,纷纷倒闭。
(1)材料一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指出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3)从材料四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遭受的阻力主要有哪三方面?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