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驳斥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文章。该文章是( )
A.《资政新篇》
B.《论持久战》
C.《定国是诏》
D.《变法通议》
2、1979 年 1 月 1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下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 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但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一些成就。其中不包括( )
A.第一颗氢弹
B.第一颗人造卫星
C.籼型杂交水稻
D.武汉长江大桥
4、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开始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表明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是( )
A.旧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B.当时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C.“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D.“以阶级斗争为纲”束缚经济发展
6、屠呦呦演讲时提到,她从1700年前的医学古籍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了药物。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药物是( )
A.四环素
B.抗生素
C.青蒿素
D.青霉素
7、孙中山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了
8、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牧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
A.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B.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克服不了形式主义的侵蚀
D.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9、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10、下图著作
A.吹响推翻君主专制的号角
B.掀起尊孔复古的社会思潮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积极响应了文学革命运动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A.1840—1842年 B.1856——1858年 C.1856—1860年 D.1842——1860年
1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秋收起义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武昌起义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3、申纪兰被称为人民代表的“活化石”,她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计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 )
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参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4、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7周年,下列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行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5、“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皖浙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6、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最的比较》,表中数据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工业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C.工业门类不全
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17、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了。40多年,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我国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第一届全国人大
B.1982年中共十二大
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18、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的是( )
A.东部战区
B.西北部战区
C.南部战区
D.中部战区
19、在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内陈列大量珍的资料,如毛泽东在1924年6月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长时,写给农民部长甘乃光的亲笔信: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还有周恩来、董必武、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物的亲笔文件。这些文物
A. 是研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史料
B. 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史料
C. 见证了国共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
D. 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
2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包括(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22、(1)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
(2)1912年《_______》颁布,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23、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4、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5、1856年,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6、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2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8、导火线:___________。
29、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31、本学期,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32、列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位。
33、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严重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34、中国近代史即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陷入深渊】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走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由哪国发起的?
(2)“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和完全陷入深渊分别指签订了什么条约?
【前赴后继】
材料二
(3)图A中的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了什么人?他们的口号是什么?你能用具体史实佐证图A吗?
(4)图B中“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民族解放】
真迹寻史
(5)如果你想到图C会址参观,你应该去哪一直辖市?你将看到一百年前发生在这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6)图D是伟人毛泽东在1949年4月有感于什么大事而写的?他为什么要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
(7)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