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击败外国企业在华经济侵略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2、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 kg | 538.3 kg | 4 kg |
发电量 | 2.76 kW·h | 2 949 kW·h | 10.9 kW·h |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3、“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是中国近代的(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5、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传递正能量。下面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陈化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B. 徐邦道在旅顺战役中抗击日军
C. 左宗棠从沙俄手中收复了新疆
D. 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抵御八国联军
6、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7、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年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8、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1世纪的。”这里的“敌人”指的是
A. 英法联军
B. 日俄联军
C. 德意联军
D. 八国联军
9、这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胜利后的奋斗方向。这次大会指
A.古田会议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0、当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国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B.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建工业基地
C.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D.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义务教育
11、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12、下列历史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从此开始
B.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北平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六十多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4、某班同学正在演出历史剧《百日维新》,其中一个演员慷慨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请问这个演员扮演的角色是谁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杨锐 D.谭嗣同
15、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6、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关于( )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科教兴国的战略
C.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7、读懂下面的一段话,作者旨在说明“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地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推翻清政府。可是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并非太平军主力,而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
A.农民革命具有阶级局限性 B.战略战术影响了战争结局
C.士气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为纪念某次起义,有人书写了以下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次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9、如下图,绘画中正在讲话的人物是周恩来,他可能会说的话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必须用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0、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 广大农民支援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21、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2、林则徐禁烟
(1)背景:________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________查禁鸦片。
(2)经过: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________多万千克鸦片,在________当众销毁。
(3)意义:它是中国人民________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________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3、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4、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5、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写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_______奋起反击,中炮牺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6、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27、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
28、(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填出所创办的企业名称字母代号。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2)依图说出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9、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____。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0、1915年,以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___和科学为口号,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1、近代化的探索,凝聚着先进的中国人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的,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足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的运动是什么?答出此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的运动是什么?此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历史作用?
(3)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3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是一个政党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探索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什么转变?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建立?
(2)改革开放先从农村开始,率先实行改革的是安徽的什么地方?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理论是谁提出的?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33、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面旗帜下阔步前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走进新时代。
(伟大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我党执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首先在哪实施?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其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4)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
(共同繁荣)
(5)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哪一政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科技飞跃)
(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7)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的名字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10)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3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坡”,好比两个事头一张,胸腔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
材料二: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中“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其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4)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