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大聚居、小散居 B. 大散居、小聚居
C. 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D. 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边远地区
2、“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决策。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温带面积广,寒带面积小,光热条件好
B.海陆兼备,西部海岸线长,对外联系便利
C.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
【2】“一带一路”经过的海域①、国家②分别是( )
A.东海 蒙古
B.南海 俄罗斯
C.东海 越南
D.南海 哈萨克斯坦
3、关于欧洲的旅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伦敦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
B. 沿莱茵河航行,可以经过九个国家
C. 从英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可以直抵利比亚
D. 可以乘火车到达荷兰鹿特丹
4、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辽阔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5、以下山脉哪条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A.昆仑山 B.横断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6、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 )
A.四川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7、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最长的支流b分别是
A. 小浪底、湘江 B. 葛洲坝、赣江 C. 二滩、汉江 D. 三峡、嘉陵江
8、读“某乡镇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该乡镇土地利用构成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B.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大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D.草地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9、在诸多运输方式中,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满足“门对门”服务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海洋运输 D. 航空运输
10、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向东递减
11、下列交通枢纽中,有三条以上铁路相交会的是( )
A.天津 B.上海 C.洛阳 D.兰州
12、关于东北地区工业、交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里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 B. 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 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 D. 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3、下列河流中冬季无结冰期的是( )
①长江 ②黄河 ③珠江 ④黑龙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中东的石油大部分从波斯湾海运输出来.如图中A 路线经过的地方是( )
A.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太平洋-日本
B.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北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D.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北美
15、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
A. 日照充足、日较差大 B. 品种优良 C. 灌溉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
1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B.自北向南濒临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17、能正确反映如图“小桥、流水、人家”的干湿地区为(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18、有关中国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南半球、东半球 B.地处北半球、东半球
C.地处北半球、西半球 D.地处南半球、西半球
1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藕、竹笋是常见食材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20、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B、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C、产生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D、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2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____实力和____国力的重要标志。
2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除____________外。
23、我国的四大高新密集区中,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
24、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5、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6、将下列地形与其特点搭配
A青藏高原________ ①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黄土高原________ ②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内蒙古高原________ ③地表崎岖,高低不平
D云贵高原________ ④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E东北平原________ ⑤沃野千里,地表平坦
27、小明在假期开展了“环游中国”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小明发现各地区在人口、民族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请根据下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A________(填简称) | 人口分布________(密集/稀疏),民族以________族为主,传统节日为元宵节 |
B内蒙古自治区 | 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传统节日为________, 在节日期间人们进行摔跤、骑马、射箭等活动, |
D西藏自治区 | 人口分布________(密集/稀疏),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当地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人们喜欢跳锅庄舞 |
E________(填省区名称) | 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少数民族众多,泼水节是当地________ (民族)的重大节日。 |
28、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29、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多为一年 熟;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 。
30、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___。
31、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高原 D. 高原 E 盆地 G 盆地 J 平原 K 平原
(2)⑧为 山,此山的西侧分布着 盆地,此盆地因其物产丰富,故此地被称之为 ;此山的东侧为有 之称的 平原。
(3)⑬为 山脉。
32、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在流过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时,深切巫山,形成巨大____资源,因此国家在这里修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____工程;建成后对中下游地区夏季经常发生的____灾害起到很强的防御作用。
(2)材料A和C反映的长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和____。
(3)图中材料B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解决的措施主要是____。
(4)材料D反映长江泥沙含量大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和破坏草场,该问题引起的后果是使河床淤积抬高,____威胁加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33、读“长江,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向东注入____。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游;长江中下游江阔海深被称为“____”。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向东注入____。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分别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____平原,中游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在下游形成“____”。
(3)黄河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中游、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
34、(案例分析)主题:长绒棉生产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资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品质优良,纤维柔长,长绒棉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棉花生长期为200天,采摘期集中在40天的时间内。每年9月至10月,棉花必须采摘完成,否则到10月底,棉桃就要落地。
资料二 新疆地区图
思考:
(1)说出图中A山脉和B城市的名称。
(2)概括新疆棉花的分布特点。
(3)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三点)
(4)新疆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答两点)
35、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_______的特点,针对此状况可采用_______(措施)来调丰补缺,缓解缺水地区用水不足问题。
(2)家乡张家界位于_______带,作为张家界市民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
(3)土地资源是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我国少水带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为主,适宜发展_______(产业)。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受水资源影响,耕地景观南北不一,北方以_______为主。
(5)漫画“小草的哀求”反映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针对此现象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整改措施:_______(至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