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回答下面小题。
【1】“兄弟姐妹都很多”,我国有( )
A.54个民族
B.55个民族
C.56个民族
D.57个民族
【2】“兄弟姐妹”各族人数不均匀,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彝族
【3】我国“兄弟姐妹”各民族分布特点的是( )
A.东多西少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布均匀
D.民族单一
2、我国陆地相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是( )
A. 西藏 B. 内蒙古 C. 新疆 D. 云南
3、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弃耕摞荒
B.乙——耕地污染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2】针对漫画丁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4、下面四幅图,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的是( )
5、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洋流分布
6、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温度带中( )
A.大部分是热带
B.小部分在温带
C.大部分是温带
D.小部分在寒带
7、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半球太阳辐射较弱
B.北半球洋流较多
C.南半球海拔较低
D.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
8、读“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表示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巫山
C.太行山
D.天山
【2】山脉丙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3】山脉乙西侧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4】下列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9、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铁路是陇海线,可以直达乌鲁木齐市
B.①铁路是焦柳线,可以直达武汉市
C.③铁路是京九线,与陇海线相交于徐州
D.郑州是陇海线与京广线的交汇枢纽
10、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朝鲜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11、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12、与我国既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正确一组是
A.日本、菲律宾
B.朝鲜、越南
C.印度尼西来、马来西亚
D.菲律宾、日本
13、我国“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
A.乌鲁木齐﹣﹣北京 B.克拉玛依﹣﹣天津
C.轮南﹣﹣上海 D.玉门﹣﹣上海
14、下列区域中,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能力较低的是( )
A. 河西走廊 B. 江南丘陵 C. 青藏高原 D. 东北平原
15、2017年5月,由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旗帜婴幼儿配方奶粉,荣获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特别金奖”旗帜公司通过整合种植、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全球首创“养殖、加工零距离一体化”生产模式,从挤奶到加工仅需两小时,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下图为旗帜公司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1】旗帜公司选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地租金较低
B.环境清洁,牧草优质
C.临近市场,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便于分工协作
【2】旗帜公司“养殖、加工零距离一体化”生产模式的最为突出竞争优势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缩短运输距离
C.保证产品质量
D.减少工人数量
【3】为保障旗帜公司强有的企业竞争力,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严格控制养殖、收购、运输、加工等各环节
B.在公司构建起全链条、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C.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D.增添人工蛋白,提高奶粉蛋白含量
16、近年来北京昌平举办的农业嘉年华展示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让市民领略了绿色科技的魅力,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一张绚丽“名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以下关于农业科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柱种植蔬菜--利于灌溉施肥
B.会转的草莓架--均匀接受光照
C.水培种植韭菜--确保水分充足
D.带二维码瓜菜--加农户微信群
1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下是某学生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洗碗时大量使用清洁剂
B.过节时,同学之间可以发电子贺卡来代替纸质版的贺卡
C.将垃圾直接导入河中
D.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和泡沫饭盒
18、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对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促进更新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节约使用④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20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测定高程为8848.86米。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对以下地理事物进行推测,观点正确的是( )
A.①海将会逐渐扩大
B.珠穆朗玛峰高度将会逐渐降低
C.②海将会不断缩小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多地震
20、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2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 .
22、我国土地资源____丰富,人均占有量远___于世界平均水平。
23、看图完成问题: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从黑龙江的 到云南的 ,此线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24、①“白山黑水” A.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黄土地” B.东北三省
③“鱼米之乡” C.黄土高原
④“黑土地” D.四川盆地
⑤“紫色盆地” E东北平原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5、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其中陆海都相连的两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
26、我国共有_____个民族,在我国各民族中,_____________人口最多。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__。
27、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 、 、等,常见的 地质灾害有 、 、 、等,我国是世界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28、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
29、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______、______、______。
30、香港经济以________ 为基础,以加工业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为支柱.
31、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和“巴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两个国家大部分领土都位于____(北/南)半球,两个国家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于____地区。
(2)两国的矿产资源丰富,都向我国出口大量的____(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大量出口矿产资源,被称为“____”。
(3)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上覆盖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该植被对调节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____”。亚马孙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____”之称。
(4)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草原广阔②气候适宜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读中国政区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呀,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这首《大中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约_____万平方千米。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共有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
(2)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图中甲—乙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甲是③省的_____(城市),乙是_____省的腾冲。
(3)我国民族众多,共有56个民族。⑤省区的简称是_____,该省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_____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4)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其中,②省区境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是_____。
3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形态看,图示区域的聚落为 。
(2)试分析河流对该聚落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34、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中,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河段,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①是____。
(2)图中两河分水岭②为____(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温度带为____,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3)图中景观是黄河下游的____。
35、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先后调研时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和“地上河”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________海。
(2)①②③④河段中,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河段,因为该河段流经________高原。
(3)①②③④河段中,凌汛现象主要发生在①河段和________河段。当凌汛来临时,人们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
(4)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___________灾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