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运输方式中,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把货物“从门口送到门口”的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运运输
D.铁路运输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 印度、文莱、菲律宾
B. 缅甸、朝鲜、韩国
C. 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 文莱、菲律宾、日本
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影响因素主要是:
A.季风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势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
A.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D.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5、打工妹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地区,那里山美,溶洞多;水秀,江青水碧,四季如春。”请判断小兰的家乡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6、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强调,“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中“头晕”是指( )
A.水土流失严重
B.泥沙大量淤积
C.洪涝灾害频繁
D.水污染加剧
【2】合理利用长江各河段优势发展经济表述正确的是( )
A.上、中游发展淡水养殖业
B.中、下游发展水电
C.上游、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上、中、下游沿线发展旅游业
【3】长江在中国的河流之最有( )
①最长的河流②水量最大的河流③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④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河流⑤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对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地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个大洲中,同时有三个大洋环绕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P区气温相对于Q区低,是因为(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降水多
D.人类活动少
9、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 )
A.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 污水直接排放
C.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10、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最南在漠河
C.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11、下列民族与节日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回族——开斋节 B.高山族——丰收节
C.藏族——雪顿节 D.傣族——火把节
12、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南
B.东北,东南
C.西北,西南
D.华北,东北
1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区域①②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下列数据中,可能是区域①正常年份降水量的是( )
A.50毫米
B.300毫米
C.650毫米
D.1000毫米
【3】区域②中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汛期短
14、到长江三角洲旅游,我们不可能参观到的是( )
A.杭州西湖
B.乌镇
C.西塘
D.都江堰
15、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甲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乙位于非季风区
C.丙区西侧为雪峰山
D.丁区耕地以旱地为主
【2】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产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甲区黑土肥沃,发展种植冬小麦
B.乙区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C.丙区热量充足,适合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D.丁区矿产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16、以下灾害性天气中发源于热带洋面且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的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寒潮
17、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
A.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和中纬度地区 B.赤道及两侧地区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丶西两岸地区
18、海南省三亚市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近日表示,今年东北三省将有20万老人奔赴三亚过冬,北方老人到海南过冬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冬季南北普遍严寒
B.我国南北地形差异大
C.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D.我国冬季南北降水差异大
19、读“各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距离的相关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从图中能看出航空运输的特点是
A.运量最小
B.运费最高
C.受天气影响最大
D.运速最快
20、影响我国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是( )
A. 梅雨、冰雹 B. 寒潮、台风 C. 台风、梅雨 D. 降雨、降雪
21、日本的两大对外贸易港口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3、中国三大平原中,主力塑造者为黄河的是 平原。
24、巫山是______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脉,太行山脉以东是 (地形区)。
25、我国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是____.最低的是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
26、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地区人口多,_________ 地区人口少;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
27、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 。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国家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具体内容是: 。
28、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
29、中国农作物的熟制
温度带 | 范围 | 耕作制度 | 主要作物 |
热带 |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 | ____ |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
亚热带 | 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 ____ |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
暖温带 |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 | ____ |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
中温带 |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 ____ |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
寒温带 |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 ____ | 春小麦、马铃薯 |
青藏高原高寒区 | 青藏高原 | ____ | 青稞 |
30、读 "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
⑤ __________ ⑥__________⑨ __________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___________,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___________(写出省区的名称)。
31、读“巴西图”,回答问题。
(1)巴西是________沿岸的国家。
(2)巴西的农产品以________带产品为主,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读图分析可知,巴西工业分布受________(分布)影响比较大,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2、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耕地类型看,①为____,耕地类型②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①②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山脉)—淮河一线相一致。
(2)土地利用类型③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该土地利用类型名称是____。
(3)土地利用类型④为____,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类土地适宜发展____(农业部门)
33、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山脉,其大致走向是_____________走向。这里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地位于_____________高原,该地民族文化多元。图①②中,代表该地传统民居的是图___________。
(3)丙河流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
(4)林芝与成都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4、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部分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____盆地C____平原D____平原
(2)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②____
(3)其中山脉③和____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____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4)我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____、牧业等。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山脉A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关于A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有__________(多项选择)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描述东北地区的山脉、平原的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中图,省会城市C是 _________ 市,该城市是我国 ___________工业的“摇篮”。
(4)读右图,东北地区的工业是以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东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和糖料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