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 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大聚居,小散居,分散杂居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题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气温上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②春季降水少
③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
4、据图分析,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图中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稳定,利于灌溉
B.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
C.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D.沿铁路分布,便于运输
5、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秦岭——淮河 D.哈尔滨——昆明
6、下列少数民族中,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省区的是( )
A.壮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7、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中关村
8、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
B.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
C.建坎儿井工程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9、下列地理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遭冰雹袭击,几乎绝产 B.1976年唐山大地震
C.台风“威尔”造成海南17人死亡 D.工厂废水排放,河流污染
10、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C.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 D. 民族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1、下列城市1月平均气温高于0℃的是
A.乌鲁木齐
B.长春
C.北京
D.广州
12、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限是 ( )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巫山 D. 武夷山
13、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
A.海陆因素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海拔
14、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 )
A.雨水农业 B.河水农业 C.绿洲农业 D.河谷农业
15、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三省
C.长江三角洲
D.港澳地区
1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
B.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分布
C. 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 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地分布
17、下列示意图中方框表示亚欧大陆,阴影表示中国,能够表示中国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18、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上午10点 B.正午12点 C.晚上8点 D.午后2点
19、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北向南递减
B.由东向西递增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20、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黄土高原东起____,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杂岭。
22、我国人口的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____和云南省的______县划一直线,此线东南部_______,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3、读空白图,按图填空。
(1)山脉①名称是___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___。
(2)高原名称:④___________。
(3)盆地名称: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4)平原名称:⑧___________,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5)丘陵名称:⑩___________。
24、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________。
25、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6、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___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____分布。
27、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8、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地势大致从______向______倾斜。
29、连接成都与陇海线的铁路线是________;陇海线与兰新线交汇处的铁路交通枢纽是________。
30、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三个工业基地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同:①、②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③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_和便利的交通。
(2)来自③工业区的一大批抗疫物资运往北京,最好选择____铁路线(填名称)运输。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有效办法是____。图中线路甲代表的____工程,缓解了②工业基地的严重缺水问题。
32、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如图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线端数字表示该线经过地区的油菜花开日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乙地夏季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河流丙是_______,河流丁是_______。
(3)乙地油菜开花日期在_______日和_______日之间。
(4)我国南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5)甲地油菜开花的时间较乙地早,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描写的地理区域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填数字)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确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3)A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大致与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月______等温线重合。
(4)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和______(填数字)。
(5)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多,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因素?
(6)下列对乙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短促,温暖湿润;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23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在法律层面有效增强长江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是依法推动长江流域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 读长江流域简图及相关图片材料。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________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2)读图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__(增大/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__(增大/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
(3)“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 )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35、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发达的干支流水系,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通过海运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工业基地,还可以通过远洋航线连接世界各地。
(2)图中甲_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