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乙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图中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的是( )
A.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该地区有便利的铁路交通
C.该地区南部临海,海运交通便利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发达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这种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南水北调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引黄入晋
3、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词“大河向东流”,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D.地形复杂多样
4、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①为人口地理界线
B.②是秦岭—淮河线
C.③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箭头所指方向气温逐渐升高
5、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此时正是南极的(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6、关于民族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A. 泼水节是彝族的节日 B.长鼓舞是藏族同胞发明的
C. 摔跤是蒙古族的娱乐传统 D.满族人民喜欢居住干栏式木楼
7、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广东省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省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未实行计划生育
B.外来流入人口数量多
C.农业发达,外国移民增多
D.鼓励生育,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资源大国,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B. 自然资源是却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小,目前所有资源均不宜开采
D. 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将会长期存在
9、下面我国四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代表蒙古族的是( )
A.雪顿节 B.苗年 C.那达慕节 D.泼水节
10、“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图为我国某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区最适合大范围推广“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渔光互补”模式最有利于( )
A.节省土地资源
B.缓解交通压力
C.节约劳动力资源
D.美化人居环境
1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比东部沿海地区小
B.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密度界线
C.山东省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D.有55个少数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1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
A.平原和高原为主
B.高原和盆地为主
C.高原和丘陵为主
D.平原和丘陵为主
13、在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4、东北地区所包括的主要省份是
A. 吉、辽、冀 B. 黑、吉、京 C. 黑、吉、辽 D. 黑、吉、蒙
15、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黑龙江
D.长江
16、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江苏省―南京
B.湖南省―武汉
C.福建省―南宁
D.广东省―西宁
17、图示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6°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2】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
A.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山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贫乏
C.地势高低起伏大,增加气候复杂多样性
D.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18、四大高原中与广西相邻地区的是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9、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块,其中名称正确的是( )
A. 北美洲板块 B. 亚洲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20、日本国内丰富,但仍需进口的资源是( )
A.煤 B.木材 C.铁 D.铜
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2、气候与饮食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清淡祛暑的食物,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来御寒。我国南方人喜欢吃____,北方人喜爱____。
23、将下列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青稞、水稻、谷子)与其主要产地相对应
青藏地区:________东北地区:_______黄河中下游地区: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西北地区:_______。
24、河流塑造了平原,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____河。
2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 。”
26、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 _______高原地区的 ______保持工作.
27、某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网上研讨,来自我国不同省区的同学建立微信群,交流自己家乡的地理知识。细心的娜娜把交流的内容归纳整理,制作成知识卡片,有一些问题没有记录下来,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农作物____(熟制)。一到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的家乡民族数目很多,友好相处。这也印证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____的特点。
丙:我的家乡也有个成语“蜀犬吠日”,有肥沃的紫色土,物产丰富,大部分属于____(干湿地区)。
丁:“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我的家乡跨淮河两岸,以南属于____气候,河流很少结冰;以北地区每到冬季河流会结冰。
戊:“天涯海角有穷时,此情此意无尽处”,我的家乡有椰林、沙滩、海浪,这里岛屿众多,在____(纬线)以南,欢迎大家冬季来度假。
己:“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石奇洞美,地形崎岖,属于____地貌,有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我家在塔里木盆地边缘,这里是____(温度带),瓜果特别甜,把香甜可口的哈密瓜运到内陆。
2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______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9、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的地理________。
30、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河的主要分布区.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材料二:图左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图右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人口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数持续____,2010年以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____,0-14岁人口比重在1964年-2010年期间呈____趋势。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____政策。了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____政策。
(3)我国人口分布____(均匀/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____。(稠密/稀疏),以西人口____ (稠密/稀疏)
(4)请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
32、宁夏是国家旅游示范(省)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图为宁夏2小时航空旅游圈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宁夏有塞北“江南”的美称,得益于_____河的灌溉,宁夏的行政中心是______,该自治区的代表性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宁夏2小时航空旅游圈内,省级行政区①______省;省级行政区②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_湖,发源于该省的大河有______的地理分界线_____一线;该界线大致与______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33、根据下列图文质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 ______ 和 __________
(2)甲为 _________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_____________
(3)乙处珠江海口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 ________业带来重大损失。
(4)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__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式____,____ ,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海域或岛屿名称。A____(海)B____(海峡)
(3)在甲、乙两省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
35、读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局部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_____特点,但耕地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_____。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其中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城的水资源调到_____地区和西北地区,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3)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_____和天津;全程基本自流北上,因为沿途地势特点是____。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列举一项节水的措施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