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C.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各地民俗不同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东少西多
B.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交错居住”
3、下列图示的山脉中,序号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
B.②—武夷山脉
C.③—小兴安岭
D.④—阴山山脉
4、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5、2018年迎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我国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 )
A.新、青 B.桂、宁 C.豫、陕 D.鲁、冀
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雷电
B.水电
C.水能
D.钢铁
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C.大力开荒种粮,增加农民收入
D.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
8、广东跃居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是
A. 没有落实计划生育 B. 医疗水平高,人口死亡率降低
C. 经济发展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D. “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导致
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地震 D.水土流失
10、傣族的传统节日是( )
A.那达慕大会
B.泼水节
C.火把节
D.芦笙节
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C. 领土跨寒带、温带、热带 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部
12、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夏季高温 D.夏季多雨
13、下列民族风情符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在地区的是( )
A.摔跤 B.赛龙舟 C.跳板 D.泼水节
14、与我国陆地相邻,又属于东南亚国家的一组是( )
A.越南、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泰国
C.老挝、泰国、缅甸
D.缅甸、泰国、越南
15、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一个办法
B.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南方地区没有缺水问题
D.地下水和冰川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16、读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在学习“中国的孤域”时,小明同学对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D.地跨南北半球
【2】图中四地,最晚迎来日出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旅游爱好者从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出发,沿我国陆地上国界线旅游,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
A.韩国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越南
1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我国人口分布均匀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D.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18、下图为隆国县白马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山是隆回县第一高山,资源丰富,其中该山地独有的中药材植物野生“黄精”曾经漫山遍野,极其丰富,近年来由于乱采滥挖,野生“黄精”几乎绝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精是非可再生资源,绝不可以采挖
B.白马山黄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D.黄精采挖完了以后短期内可以迅速恢复
【2】白马山山顶建有隆回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下列有关风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风能为清洁能源
B.风能为非可再生资源
C.风能为可再生能源
D.风能开发有利于“碳减排”
19、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0、我国的领海的宽度是
A.20海里 B.120海里 C.12海里 D.200海里
21、在西北,人们利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______水,发展了_____农业.
22、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和 海。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____盆地。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乙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丙图所示地区中,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地是________(填农业类型)。
(5)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________。
24、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工业分布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___;西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___。
26、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的流向是_____。
27、从地势上看,我国是个阶梯型国家。我国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
28、新疆地表结构特征“________”。
2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 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30、__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3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②线是丁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宗教
【2】下列地理事项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划龙舟,看梯田
B.乙—喝青稞酒,看那达慕大会
C.丙—骑骆驼,跳孔雀舞
D.丁—游布达拉宫,喝酥油茶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
A.甲区域和乙区域
B.丙区域和丁区域
C.甲区域和丙区域
D.乙区域和丙区域
32、读“中国疆域与邻国”图,完成下列问题。
(1)邻国①是____,②是日本,对比它们与中国的海陆位置,可知我国的位置特点优势是____。
(2)我国濒临的海洋③是____,此区域有众多的岛礁,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3)A省的简称____,B省的省级行政中心____。
(4)山脉甲是____,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写出两条此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北京最热月是______月,约______℃;最冷月出现在______月;
(2)北京降水最多的一个月能达到 ________ 毫米;
(3)图中曲线能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曲线弯曲越大,说明温差越 __________。
34、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土高原东起①____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其中,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3)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一方面,采取____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最大输送功率为800万千瓦,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图是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青豫直流工程西部起点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阶梯,工程所经地区自西向东地势呈现____变化的趋势。
(2)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简称是____。
(3)青豫直流工程东部终点是河南,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其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4)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