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潮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

    B.黄河

    C.海河

    D.珠江

  • 2、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宁夏

    B.新疆、海南

    C.广东、澳门

    D.上海、香港

     

  • 3、我国著名的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漠河——腾冲一线

    D.昆明——腾冲一线

  • 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按照2022年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劳动力数量减少②养老压力加大③就业压力减小④性别比例失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太阳东升西落

    、地方时间的差异

    、一年中正午时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

    、四季的更替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6、服饰能够反映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下图为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着装和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着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两地服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风沙大的地区,以袍服为主,凉爽透气

    B.蒙古族以种植业为主,服饰材质以羊皮毛为主

    C.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穿着无领或小袖短衫

    D.云南省雨量充沛,傣族服饰以防雨材料为主

    【2】同一时段两地服饰差异显著说明(     

    A.因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差异显著

    B.因纬度位置不同、气候差异显著

    C.因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

    D.因民族不同、语言差异显著

  • 7、华北平原常被称为(     

    A.黄土地

    B.黑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 8、下列工业基地中,位于最北端的是(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

     

  • 9、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横断山区面积广大

    B.天气变化多样

    C.农民因地制宜,改造景观

    D.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山麓到山顶气候类型多样

  • 10、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 11、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下图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撑着直径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正值当地(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一年中,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上海(     

    ①日出最早②日出最晚③日落最早④日落最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山地最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工业

    D.畜牧业

  • 13、具有“机动灵活”特点,可以“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运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 14、我国最南的城市是(   )

    A.三亚市 B.海口市 C.三沙市 D.广州市

  • 15、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A.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大

    B.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小

    C.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种类多样

  • 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南端在海南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C.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台、闽、桂、云等省

  • 17、下列自治区中,临海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18、读"我国东部正常年份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雨带在II地区的时间段大致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9-10月

    【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而停留在I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①东端②西端③南端④北端,温度带类型都属于温带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9、京沪高速铁路位于北京与上海之间,2007 年开工,于2010年运营,全长1318千米,设计时速高速 350 千米,北京至上海只需 5 小时。

    结合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2】有关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B.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C.山东省濒临渤海和东海

    D.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

    【3】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A.稻花飘香

    B.小麦黄熟

    C.棉田连绵

    D.荔枝丰收

  • 20、对以下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简称陇

    B.乙省区是黑龙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C.丙省区位于云贵高原,简称晋

    D.丁省区是陕西省,秦岭山脉穿过其南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_________气候为主。

  • 22、截至2016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亿,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________

  • 23、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 ”的目标迈

  • 24、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 25、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年降水量少于______

     

  • 26、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   ,夏季南北普遍  

     

  • 27、兰州位于黄河____(上、中、下)游,其所在的省简称为______

  • 28、南方地区因是热的环境,发育了_______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 29、读下列四省区轮廓图,把表格填写完整.

     

     

  • 30、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洋和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冬季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四川盆地冬季较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选择:是纬度低还是群山环绕?)。

    (4)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由____________递减。

    (5)成都属于______气候,农业生产一年______熟。

  • 32、上海动物园迎来了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某A、B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图中四种动物中,哪一个动物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

    A.黑猩猩B.骆驼C.东北虎D.北极熊

    (2)读图1,从海陆位置来看,骆驼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内陆或沿海)地区。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气候。

    (3)读图1,依据图中四地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丙地比甲地气温____(高或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____(多或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

    (4)读图1,C地区(青藏高原)虽然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2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地形或海陆位置)。

    (5)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经过分析图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意大利的气候类型符合图2的____地(A或B)。

    (6)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B地气候的特征____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年平均气温9-14℃,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在生长期降水量540毫米即可满足其需求。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和昭通周边区域地形图、气候资料图。

    (1)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甲产区位于我国_____半岛,气候类型为_____

    (2)乙产区主要位于我国_____高原,在该地种植苹果树的最大生态效益是_____。流经乙地区附近的河流是我国的“母亲河”--_____河。

    (3)从气候角度分析丙地苹果着色较好、含糖量更高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昭通山区适合苹果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臂猿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之一,目前全球数量仅36只,每两年一胎且仅产1只。它们在植被茂盛的原始雨林才能生存,主要以浆果为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长臂猿在全球唯一的分布地,总面积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范围涉及五指山、琼中、白沙等9个市县,常住人口2.43万人。这里拥有中国分布最集中的热带雨林,同时也存在人工经济林。

    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1)长臂猿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隔_________海峡与我国大陆隔海相望。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该岛的_________方位,该区地形以_________为主。

    (3)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数量少的原因。

    (4)为保护极度濒危的长臂猿,可采取哪些措施。

  • 35、长江、黄河宁,天下平。黄河、长江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长江和黄河发源于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两条河的流向均是____

    (2)黄河水患频发,历来治水人都注重从源头治理,阻止黄河泥沙下行,黄河泥沙主要来源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长江、黄河干支流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枢纽,以调剂各季节河水流量,主要为应对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____”的分布特征。

    (3)长江经济带被誉为一条经济上的“金腰带”,其运输量多年位居世界内河运输量第一,因其航运价值历来享有“____”盛誉。

    (4)长江沿岸形成了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三大城市群,试指出长江在沿岸城市群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举两例)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